被无边无际大山环绕的英雄湖,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绿色大地之上。
蠢驴们在这里度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一个多月。
这一个多月里,蠢驴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训练中。
泅渡训练时,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勇敢地跃入水中,奋力划动双臂,与湖水的阻力顽强抗争。每一次的扑腾都是对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他们在水中挣扎、前行,只为突破一次又一次的极限。
潜水训练更是充满危险,他们屏气凝神,在班长的命令下潜入深邃的湖里,黑暗和霸道的水压带来的压迫感,无时无刻不在锤炼着他们的技术和胆量。
生存训练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在荒野中寻找食物、搭建住所,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维持生存。
追踪训练则培养了他们的敏锐观察力和判断力,让他们能够在各种复杂的地形中准确地追踪目标。
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磨砺,蠢驴们终于完成了初级训练。
他们怀着复杂的心情,在杨班长的命令下回填了用于睡觉用的坑洞,与长眠在此的其他蠢驴告别。
随后,他们列队整齐,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追风楼野外训练场的方向钻入了山林。
一路上,他们的心中既有对回到野外训练场大快朵颐的期待,又有对过去一个多月经历的感慨。
当他们回到追风楼野外训练场时,老张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
蠢驴们整齐列队,站在老张面前,等待着他的训话。
老张看着这些经历了重重考验的孩子,声音洪亮道。
“你们都是好样的!在英雄湖的这一个多月里,你们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的斗志。你们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完成了初级训练,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然而,蠢驴们却高兴不起来。他们的心中沉甸甸的,充满了悲伤和失落。
因为他们都清楚地记得,从野外训练场出发到英雄湖时有八十六个人,而现在只剩下了四十四个人。
残酷的训练过程中,许多蠢驴因为各种原因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他们有的在泅渡时体力不支,被湖水无情地吞噬。
有的在潜水时发生意外,再也没能浮出水面。
有的在生存训练中病倒,最终没能挺过来。
每一个离去的同伴,都像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着他们的心。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班级的蠢驴一个都没活下来,全部死光。
他们曾经一起出发,怀揣着梦想,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凄凉。
饶是七班如此团结与坚韧,最后也死得只剩下表哥、三十八号和公子三个人了。
他们三人站在队伍中,眼神中充满了迷茫。
回忆起与同伴们一起度过的日子,那些一起训练、一起欢笑、一起奋斗的时光,如今都变成了无法磨灭的伤痛。
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继续坚持下去。
但他们知道,自己已经无法退出,只有勇敢地走下去,才有可能杀出重围,争得一线生机。
回到野外训练场的蠢驴们,难得地迎来了几天放松的时光。
他们在英雄湖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训练,身心俱疲。
此刻,回到这里,他们也卸下了往日的紧张与严肃,多了几分宁静与祥和。
阳光洒在野外训练场的草地上,微风拂过时,带来一丝青草的味道。
活下来的蠢驴们,有的在不远处的温泉里洗着自己的衣服,有的三两成群地聚在一起,谈论着过往有趣的事,或独自找个安静的阴凉处,闭上眼睛,让疲惫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然而,他们都清楚,这几天的放松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接下来等待着他们的还有格斗、逃脱、急救、骑术、文化及各种兵器使用的训练。
这些训练科目如同一座座高山,等待着他们去攀登、去征服。
回到野外训练场,终于不用再为了食物而发愁,表哥和三十八号跑去温泉泡澡了。
七班空落落的帐篷里,公子躺在自己的床上,心情也是空落落的。
他就那么静静地躺着,双眼空洞地望着帐篷随风蠕动的顶部。
此刻,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吹过的风在轻轻拂动着帐篷。
他的思绪也渐渐飘向远方,他又成为了一只鸵鸟,一只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