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问道:“你可知这是何种草药,有何功效?”那师爷赶忙躬身上前仔细查看,毕恭毕敬地回答道:“回大人,此乃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济世药堂此药可为上等道地药材。”王昌荣微微点头,将草药放回原处,说道:“嗯,看来这药堂的药材倒是地道。”
接着,他又走到坐诊台前,拿起一本手写医案,随意地翻看着。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微微皱起,问道:“这医案记录得倒是详细,只是这字迹,略显潦草了些。胡秋水,你平日便是如此记录医案的?”胡秋水心中一紧,赶忙上前说道:“大人恕罪,草民平日里看病繁忙,有时记录得便仓促了些,日后定会注意。”王昌荣轻轻合上医案,说道:“医案乃行医之根本,关乎病人的生死安危,切不可马虎。你既为药堂当家,更应以身作则,严谨对待。”胡秋水连连点头,说道:“大人教诲,草民定当铭记于心。”
王昌荣在药堂内继续踱步,一边走,一边说道:“这济世药堂能有今日的名声,想必你们都费了不少心思。不过,本大人今日来,还是要告诫你们,切不可因一时的名声而骄傲自满,忘却了医者的本分。行医济世,乃是积德行善之事,要始终以百姓的健康为重。”胡秋水赶忙说道:“大人所言极是,济世药堂自创立以来,便一直秉持着济世救人的宗旨,不敢有丝毫懈怠。草民定会约束药堂众人,谨遵大人教诲。”
王昌荣满意地笑了笑,然后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药堂中央。一个师爷迅速搬来一把椅子,放在中央位置,椅子上铺着柔软的锦垫。王昌荣缓缓坐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袍,清了清嗓子,说道:“今日,本知府与知县来到这济世药堂,看到这里秩序井然,百姓对你们信任有加,心中甚是欣慰。这一方水土的繁荣昌盛,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努力,尤其是像济世药堂这样,以医术为百姓排忧解难,以诚信赢得百姓口碑的商家,更是值得赞扬。”
台下众人纷纷点头称是,眼神中满是敬畏。百姓们依然低着头,不敢直视知府大人,身体的颤抖虽然稍有缓解,但心中的畏惧依然浓烈。
王昌荣接着说道:“但是,本大人也要提醒你们,行医之路,如履薄冰。你们手中握着的,是百姓的性命。切不可贪图钱财,以次充好,亦不可为了谋取私利,而做出有违医德之事。否则,一旦被本大人发现,定将严惩不贷!”说到这里,他的眼神变得犀利起来,犹如两道利剑,扫视着台下的每一个人。众人都被他的眼神吓得低下了头,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小心行事。
胡秋水赶忙上前一步,说道:“大人放心,草民深知行医的责任重大,定会严以律己,约束药堂众人。若有违背医德之人,草民绝不姑息。”王昌荣点点头,又说了一些鼓励的话语,诸如希望济世药堂能够继续发扬济世精神,为本地百姓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地方的繁荣贡献更多的力量之类的。说完,他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胡秋水见状,赶忙示意二蛋端上两个礼盒。礼盒用红色的绸缎包裹着,上面系着金色的丝带,显得十分精美。胡秋水先将一个礼盒双手递给知府大人,恭敬地说道:“大人难得来一趟,草民略备了些薄礼,不成敬意,还望大人笑纳。”又将另一个礼盒递给县丞大人,说道:“知县大人平日里对药堂多有照顾,这一点心意,还请大人收下。”
王昌荣看了一眼礼盒,假意推辞道:“这是何意?本大人来此,乃是为了关心民生,巡视公务,并非为了收受礼品。”胡秋水赶忙说道:“大人清正廉洁,草民心中敬佩。这礼盒中不过是些药堂自制的滋补药品,都是些平常之物,给大人补补身子,并无他意。还望大人不要嫌弃。”王昌荣犹豫了一下,这才命师爷接过礼盒,说道:“既如此,本大人便收下了。你等日后要好自为之,切不可辜负本大人的期望。”
县丞张德海也赶忙接过礼盒,笑着说道:“胡当家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