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胡秋水医馆的名声愈发响亮,前来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自从成功治疗了那位尿毒症患者,胡秋水在中医治疗肾病领域的探索热情愈发高涨。这日,医馆里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药柜和桌椅上。胡秋水正坐在桌前整理医案,突然听到门口一阵喧闹。
一个年轻后生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身后跟着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妇人。后生满脸焦急,大声喊道:“胡先生,您快救救我娘!她最近老是浑身没劲儿,眼皮还肿得老高。”
胡秋水赶忙起身,将两人迎进内堂。他让妇人坐下,一边安抚道:“别急别急,慢慢说。先让我给夫人把把脉。”说着,便伸出手指,轻轻搭在妇人的手腕上。
把完脉,胡秋水又仔细观察了妇人的面色、舌苔,然后问道:“夫人,您平时小便情况如何?有没有觉得腰部酸痛?”
妇人叹了口气,说道:“胡先生,我这小便最近量少,颜色还发黄。腰也老是酸溜溜的,整个人都没精神,做啥都提不起劲。”
胡秋水心中有了几分判断,笑着对后生说:“小哥,依我看,夫人这多半是肾脏出了些问题。不过你放心,咱们中医对付这病可有不少法子。”
后生连忙追问:“胡先生,我娘这到底是啥病啊?严重不严重?”
“从目前症状来看,像是肾炎。这肾炎呢,在中医里没有完全对应的病名,但和‘水肿’‘腰痛’这些病症有些关联。”胡秋水耐心解释道,“简单来说,就是您母亲的肾脏不能好好工作,水液代谢出了问题,所以才会眼皮肿、小便少。”
后生挠挠头,一脸疑惑:“那这病咋得的呀?我娘平时身子骨还算硬朗,咋突然就这样了。”
“这病因可多啦。”胡秋水一边在纸上写着药方,一边说道,“可能是平时劳累过度,伤了肾气;也可能是饮食不注意,吃了太多生冷油腻的东西,损伤了脾胃,影响了肾脏的正常功能。还有啊,要是外感了风寒湿热之邪,没及时治好,也可能引发这病。”
妇人在一旁连忙点头:“前阵子下雨,我淋了点雨,回来就有点不舒服,当时没在意,难不成就是那时候落下的病根?”
“有这个可能。”胡秋水笑着说,“不过您也别太担心,只要积极治疗,注意调养,慢慢就能好起来。”
说着,胡秋水把写好的药方递给后生:“这是我给夫人开的药方,主要是健脾益肾、利水消肿的。里面有黄芪、白术、茯苓、泽泻这些药材。黄芪能补气升阳,增强您母亲的抵抗力;白术健脾燥湿,帮助脾胃恢复运化功能;茯苓和泽泻则专门利水渗湿,把体内多余的水湿排出去。”
后生接过药方,小心翼翼地收好:“胡先生,这药咋吃啊?要吃多久才能好?”
“这药每日一剂,分两次服用,早晚各一次。”胡秋水耐心叮嘱道,“至于多久能好,这得看夫人的具体情况。但只要按时服药,配合调养,肯定会慢慢好转的。一般来说,先吃个半个月,半个月后再来复诊,我根据情况调整药方。”
妇人感激地说:“胡先生,太谢谢您了。您开的药肯定管用。”
胡秋水连忙摆手:“夫人客气了,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除了吃药,这饮食上也得注意。”
后生连忙凑过来:“胡先生,您快说说,饮食上有啥要注意的?”
“首先,要少吃盐。”胡秋水认真地说,“盐吃多了,会加重肾脏的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还有那些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像生鱼片、肥肉、辣椒这些,都得忌口。”
妇人皱着眉头:“哎呀,我平时就爱吃点辣的,这下可难办了。”
胡秋水笑着安慰道:“夫人,这都是为了您的身体着想。等病好了,偶尔吃点也无妨。这段时间呢,可以多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像山药、芡实、薏米、冬瓜这些。”
“山药我知道,可这芡实和薏米咋吃啊?”后生好奇地问。
“芡实可以煮粥,和大米一起煮,煮得烂烂的,既营养又好吃。”胡秋水兴致勃勃地介绍着,“薏米呢,也能煮粥,或者和红豆一起煮成红豆薏米汤,利水消肿的效果特别好。冬瓜可以炖汤,清淡又爽口。”
妇人听了,连连点头:“好,好,我回去就让我儿子做。”
“除了饮食,生活习惯也很重要。”胡秋水接着说,“夫人平时要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千万不能熬夜。熬夜最伤肾了。”
后生连忙点头:“我娘平时就爱操心,晚上老是睡不好。”
“可以在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