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已然有了明确的定论。通过这次审讯,他成功获取到了大量有关宁王及其党羽更为详尽且关键的情报资料,这无疑将对后续彻底铲除藩王势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见朱标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身姿挺拔如山岳,目光坚定不移地扫过下方跪着的一众余孽。然后,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高声下令道:“尔等罪孽深重,罪不可赦!本太子绝不会姑息养奸,定会严加惩处,以儆效尤!”说罢,他大手一挥,示意左右侍卫立刻将这些余孽押下去等候发落。
眼看着藩王的势力因为此次行动而被更进一步地削弱,朱标的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他深知,自己距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夜深了,朱标独自一人在御书房批阅奏折。他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突然,他目光停留在其中一份奏折上,上面记载着……
“韩卿,”朱标唤道。
金碧辉煌的议政殿内,朱标端坐龙椅之上,手中握着一份来自江南的密报。
奏折上详细记载了宁王及其党羽在江南各地隐匿的田产、商铺,以及他们是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产业,暗中积聚财富,资助叛乱。
朱标的指尖轻轻划过纸张,发出细微的沙沙声,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穿透纸张,看到江南那富庶的土地上,隐藏着的罪恶勾当。
“传孤旨意,即刻查封宁王及其党羽于全国各地所有的非法产业,并将其全部充入国库!”朱标的声音在雄伟壮丽的大殿之内轰然回响着,那声音之中蕴含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毋庸置疑的威严气势,仿佛一道震耳欲聋的雷霆,响彻整个宫廷内外。
这道圣旨一经下达,便如同一颗惊天动地的惊雷骤然炸响,瞬间传遍大江南北,引得朝野上下一片震惊与轰动。无论是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还是市井之间的平民百姓,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所震撼。
负责执行此项任务的各级官员们深知责任重大,丝毫不敢有半分懈怠之意。他们迅速行动起来,精心挑选出最为得力的心腹干将,组成一支支精锐的执法队伍,马不停蹄地奔赴各地,展开对宁王产业的全面清查与封禁工作。
江南地区向来以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而闻名天下。宁王与其众多党羽在这里苦心经营多年,早已通过各种不正当手段聚敛了数额惊人的巨额财富。然而,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如今这些来路不正的不义之财终于要被一一查抄没收,悉数归入国家的金库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封封捷报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地传回到京城。那些曾经属于宁王及其党羽的产业已被成功查封,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以及数不清的田产房屋等财物皆被逐一清点登记造册,然后源源不断地运进国库。
此消息一经传回京城,满朝文武大臣们无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众人纷纷盛赞朱标殿下英明神武、果敢决断。此次行动不但给予了那些肆意妄为的藩王势力一记沉重的打击,让他们从此不敢再轻视朝廷律法;同时也极大地充实了原本已经空虚见底的国库,为国家的各项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经济保障。如此一来,真可谓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啊!
朱标站在议政殿中,听着大臣们的赞誉,嘴角微微上扬。他感到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阳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朱标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更显得他威严而神圣。
然而,在清算的过程中,一些蛛丝马迹引起了朱标的注意。他发现,在宁王叛乱的过程中,似乎有一股神秘力量在暗中帮助他们。
这股力量隐藏得很深,行事诡秘,难以捉摸。他们不仅为宁王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物资,还暗中传递情报,帮助宁王躲避朝廷的追捕。
朱标皱起眉头,心中升起一丝不安。他知道,这股神秘力量的存在,对大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他必须尽快找出这股力量的幕后黑手,将其彻底铲除,才能真正保障大明的长治久安。
朱标伸手拿起另一份奏报,目光落在一行小字上,突然,他瞳孔微缩,猛地站起身来,“韩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