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往学宫来。
阴尚还听到说,他们过来负责控制住学宫中的学子们,后面只等孙秀带兵赶到。
伍禧听到这里,再无犹豫,当即招呼围在身边的诸学子:“同窗们、事急矣!今日山长不在,我伍某人虽然不才,却也不能弃众同窗于不顾,独自逃生!然而兵匪将至,蝼蚁尚且偷生,当下欲走者,我绝不阻拦,欲留下助我者,站到左边来!”
霎时间,众人全部到了左边站定。
伍禧狠狠点头:“好!我等虽不惧死,却也不能白白送命,现在我分配,四门当各有两人,拦截尚未回城之同窗,以免他们自蹈死地,此事需尚有体力之同窗为之。”
当下,便有八个还有余力的学子主动应声,即刻分了东西南北,一个门去两个。
“当有四人两组,绕泮池,一向先师祠,一向学舍,通告尚未得知消息之同窗!”
这事儿不算繁难,众人反而互相对视,不愿抢先。
就在这时,忽有一个女童挤进人群,大声道:“我和阴尚算一组!”
阴尚回头看去,竟是今日那命令他去抓鸟的嫡脉小娘子,阴丹娘。
没想到她也逃了出来,而且不知如何,竟一路跟着阴尚,逃到了学宫。
阴尚还没反应过来,阴丹娘已拉着他绕过泮池,随意拣了个方向而去。
伍禧一看,那正是学舍所在,忽然想起昨日山长徐干让他安排的一个小师弟,忙喊道:“干臣,学舍丙辰房万万不要漏了!”
远远得了一声应答,伍禧也没有能力再去关注那里,当即继续分派,最重要的,便是安排人手,把学宫中最宝贵的书籍、卷册,搬迁藏匿。
汉亡之后,天下大乱数十年,兵与匪,早就不分彼此。
根本不要指望那些人会对书籍有什么爱惜之心。
如今的书籍多么贵重啊!
士族们恨不得全部藏于密阁,等闲不肯示人,哪怕只是寻常的学问启蒙书籍,也不外借。
北海学宫中的书籍,多是徐干凭借名望,以及乔氏还在之时的关系,多方收集、抄录,积攒下来的。
那些东西,才是最最珍贵的。
而现在才开始搬取书籍,或许已经来不及了。
伍禧分派众人之后,亲自前往朝庙!
此时此刻,唯一能够干涉那些兵士的,或许便只有北海郡朝庙敕神了。
却说阴尚与阴丹娘快步来到学舍,路上阴尚遇到几名同窗,都告诉他们先去学宫棂星门下寻伍禧。
等终于到了没人之处,阴丹娘立刻拉住阴尚:“乔氏宝藏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