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武侠修真 > 乾心论道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羡遗风许氏谋计(4)

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羡遗风许氏谋计(4)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生活的橄榄枝 乾心论道 追风楼 综武:大离逍遥王,群魔震惊 退休魔药教授转职养花 盗中盗,计中计 综影视:一线生机 无名之剑客 骤变风云情 废材修仙 十年风雨刃含霜 守襄樊 吴长彦:武学海洋中的孤舟 莲花楼之我有房车系统 超级医武系统 惊城剑雪 江湖有酒名为愁 逆麟行 玄屠 星辰重启

“你还说你不是忘恩负义?!”

许靖咬牙切齿。

“你今日能站在这里,便是我祖父舍下郡守之职为你所换!”

方广不屑一笑:“我倒宁可不换!若非许太守治临蚕,彼辈焉敢去害我父?不害我父,我何需复仇?许太守若依律判罚,我亦无须杀人。我向日无罪,许太守陷我于此,何恩之有?”

许靖顿时语塞。

事实上方广已经很客气了。

按照方广所说,看起来是许季山“迫使”方广杀人犯法,而后许季山又亲自营救方广,算是功过相抵。

但实际上,方广父、母,那害人的吏员,都已死了。

人死不复生。

这些人,许季山如何去救?

但是,许季山要以德行导人向善,也不能说其初心不正。

而且许季山在一定意义上确实做到了,方广固然对他有怨,但却至今没有对他恶言相加,可见即便是方广,心底里实则也是对他存有一分敬佩的。

若世上之人皆能如许季山一般仁善,方广遭遇之事同样不会发生。

只可惜,要世人皆如许季山,本就是不可能之事。

杨凤如今听了方广这当事之人述说,也知道对于那些已然被害亡命者而言,士林中对许季山德行的称道,确实有失公允,但于儒家而言,许季山之初心,绝无可指摘处。

这是一桩无从分辨的故事。

更何况许季山人已故去。

这些事,又何必再去纠缠?

杨凤只是不解:“欠山贤弟,虽则旧事如此,你亦不至为此而阻拦我等罢?”

为了旧怨挡路的话,方广对许季山的评价想必不会像现在一样克制。

方广道:“许太守罔顾律法,而欲导世人为善。我以此论荒谬,已从桓公新政,此政以法治为要,待得蓬莱大治,人皆良善,我自当至许太守坟前,提酒祭告!”

原来如此!

许季山将律法视为无用,毫不在意。

而方广则从自身遭遇出发,认为如果律法的威慑力足够,那么一切事情都不会发生,治政必须首重律法。

恰好,桓志新政,其内核便是法家之学。

方广因此而投效桓志。

杨凤哭笑不得。

陈仲倒是饶有兴趣。

他看出了方广与近古时的法家也颇不同。

近古法家源出有二,其一为管子,其二为儒家荀子一脉,但二者的最初目的,皆是帮助诸侯以及附庸极广的大宗派增强治理能力,提升其实力。

与当时的儒家、道家、阴阳家等等道统相比,法家的目标定得非常朴实,毫无玄虚之处,同时也可在短时间内见到实效。

但对于修士修行,法家一脉的指导之能便显得太过薄弱,他们不关注大道,只着眼于世俗的立意,从根本上限制了法家的规模。

毕竟当世之话语权,皆在修士掌中。

近古以后,纯粹的法家修士迅速消失殆尽。

直至季汉丞相诸葛亮,其涉猎广博,道通诸家,而最终选取法家为机要,又为之填补求索大道至理的空白。

这才让法家又有兴起之势。

陈仲曾与诸葛亮夜谈天象与人事相应之理。

当时其已依据古星相之学、五行论,以及张德平验算得出的星辰绕地而行的最新结论,规划出了一套严密而周全的天人星阶图。

若能将十三道洲,乃至六海之域,尽数依照该图展布,与天星相应。

或许天下人都将获得不修而证之能。

到时,上古仙真驻世,贤哲遍地的胜景,未尝不能重现。

那天人星阶图,便是以法家划地借势,立信治人的精要为根本,以儒家仁者爱人的追求为指引,再辅以各家学问中可借鉴处,综合而成。

陈仲便是为此,而心甘情愿,在十年前于渭水之滨,力斗司氏三雄。

只可惜,或许天人星阶图太过宏大、完美,受天所妒。

诸葛丞相延寿之术被钟稚叔所破,天人星阶图也毁于其时。

而当下的方广,就与诸葛亮很像!

方广主张以律法治政,其目的、出发点则是使蓬莱大治,人皆良善!

此是外法而内儒。

这无疑是受许季山影响而成的。

虽然,以方广学识,恐怕远远不及诸葛。

但他如今才二十上下的年龄,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半日宗师开局我靠金古黄马混高武 贫道法号唐三葬 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