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郡北倚横山,南临大海,西侧是沿着海岸线绵延万余里的康柏山山脉。
这里是炎州道与长州道之间两条大通道之一,也是司氏郡望所在。
自二十年前至今,河内上下,从官员到小吏,不是姓司,就是与司氏关系匪浅,直至最近,这一状况才终于有所改变。
朝廷选派而来的外姓官员,逐渐多了起来,司氏被迫收敛。
焦县,作为河内郡人口最少,土地最贫瘠,交通最不便利的一个县,朝廷新任命的县令却是最早上任。
毛绽骑着一头毛驴,在前前后后五名部曲,以及一位本家旁支叔伯的护卫下,赶在天黑城门落锁之前,进入了城中。
毛绽这次出海归来,想通了还是需要借助族中的力量修行,于是一边朝着老家赶,一边早早传了讯息回去。
等到他和好友姚元起在河内郡城分别,继续朝着祖州道方向走了不久,便被族中派来的人手截住。
家也不用回来了,直接调头,去河内焦县上任!
毛绽当时就猜到了族中用意,他们这是搭上了大将军曹爽,如今要做为曹爽手中的刀子,在前面捅进司氏的老巢,试探司氏的反应。
族中定然是舍不得那两个真正的嫡子冒这样的风险的,万一司氏反扑,或者曹爽的支持不足,毛氏丢到河内来的子弟岂不是危险!
至于毛绽,在族中地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待遇不可能追得上他那两位嫡亲兄长,但派出来也足以向曹爽表明毛氏的诚意。
真要出了事,毛氏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虽说毛绽猜到了这些,他本人倒也没什么不满。
一来他就算不答应,回到族中也不可能再获得一县守令的职位,毕竟毛氏如今的处境不比从前,给曹爽当刀子,正是要换取曹爽的回报,毛绽不肯为家族出力,好处自然也没有他的。
再一个,旁人担心司氏的反扑,毛绽却是与陈仲同行了一段旅程的!
司氏如今的主心骨,司帅司旦两兄弟与陈仲之间结下的恩怨,绝不是轻易就能结束的事情。
所以,司氏一边要应对已经得势的曹爽,一边还要应对陈仲。
毛绽有把握,他只要不在焦县对司氏做得太过分,司氏必定没有精力来对付他。
而焦县,人口少,产出更少,毛绽连夜打探了焦县的状况后,深知这地方不但不会太过得到司氏重视,而且非常适合他展露治政才能。
荒芜一片的地方更容易出成绩,还是原本就繁华的地方更容易出成绩?
毛绽独自离开族中,走南闯北几年,再清楚不过!
他可不是那些世家中被严密保护,什么苦都没吃过,少了仆从就连烧水都不会的“风雅之士”。
到一片百废待兴之地,体现出自身能为,从而获得朝廷青睐,得以晋升,正是毛绽所渴望的。
焦县,非常合适!
而且,除去以上所有。
此地还是姚元起的家乡!
他那位好友当年举家避难进山,进的就是横山。
焦县就挨着横山,境内多碎石,地形复杂破碎的同时土壤很薄,往往挖下去一尺,就是坚硬的石头,因此这里种什么都收成极差,此地的百姓最擅长的就是从贫瘠的土地中,找出活命的办法。
而当乱世来临,从焦县这里逃进横山,并最终存活下来的人,便也为数不少。
毛绽在路上已经想好了,到焦县之后,立刻寻找姚元起,请姚元起帮忙进山招揽百姓返回,这样焦县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迅速增加人户,而只要人多了,其他任何事情都好做。
同时,毛绽也可以借助自己身为县守的权力,帮助姚元起寻找当年那掳走姚元起女儿的大鬼,为他报仇!
进了城,先到县衙,却见司氏撤得干干净净,不但原本的官员不见,就连小吏都只剩下一个牙都掉得七七八八,说话漏风的本地老头儿。
那老头儿唤作巫侃,人虽老,说话还漏风,但腿脚灵便,精神也颇矍铄,领着毛绽将县库迅速看了一遍,又奉上账簿、户册等等交接文牍。
上一任守令虽说早早就拍屁股走人,交接倒是毫无差错。
无它,县库里除了两条风干了的耗子尸体,空空荡荡。
那账簿上更是除了欠账还是欠账,巫侃作为吏员,看记录已在职二十余年,硬是只领过两个月的“伙耗钱”。
“大令,本县虽说穷苦,平日靡耗却也不多,只有这巡城守门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