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凡把力士分为两波,一波十五个人骑马押送、监督一百五十人去山上挖坑,人手一张弓,谁跑射谁。
另一波留在王府大院,其中两人去镇上定制棺材,十三人留下护卫大院儿。
王凡让大房的幸存者辨认尸体,是大房的都挑出来,葬在大房的墓地。
仆人护卫的尸体停放在亦庄,等亲人认领。
其他亲友的尸体停放在庄园外搭建的临时棚子里,等人认领。
这样下来需要棺材的尸体就不多了,至于那些亡命徒……随便挖个坑埋了就好。
王凡刚吩咐完就看到衙役头子满头大汗的跑了过来,一看尸体还没有没处理掉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气喘吁吁的说:“爵爷,那些杀手的尸体需要拉回衙门,将来查找凶手需要。”
王凡痛快的同意了,并要求衙役尽快拉走,毕竟天气热容易生疫病。
衙役说县里的马车很快就到了,还有希望王凡尽快到县衙办理过户。
王凡听完衙役的转述后心中暗骂崔凯真是既当又立,走之前还说把房地契给他送来,不要都不行。现在又要求他亲自去县衙办理过户,就是不想王家其他房的人找他崔凯的麻烦。税收我要,责任你背。
王凡对衙役道:“去告诉崔凯,欲戴王冠需承其重,我在这只留一天。”
衙役一脸懵逼,看看王凡生冷的态度只能默默的一遍又一遍的背诵王凡的话,生怕忘记了或者记错了。
院子里很快忙碌起来,镇子里的棺材铺老板带着学徒一起来到大院儿,他们跟王凡简单聊了一下后就开始干活,先是卸下车上的现成棺材,一共二十三副,又赶回去加班加点的打造新的棺材。
很快县衙的马车也到了,衙役们命令随车而来的苦力把墙边的尸体搬上车,又跟王凡打了个招呼就匆匆忙忙的走了。
也难为这些差役了,这可能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大的凶杀案了,一千多死尸的凶案现场换谁都难以镇定。
王凡让女眷们全到后宅暂住,因为后宅没有发生打斗比较干净,又让抓来的四五十个人把院子打扫干净。
可能是王凡等人的态度温和,让女眷们胆子大了起来,有女眷请求王凡允许他们祭奠死去的亲人。
王凡应允,女眷们千恩万谢,大宅内又是哭声一片。
待她们哭够了之后,
王凡把他们召集起来训话,告诉他们有亲友的可以投奔亲友,有去处的可以投奔去处,实在无家可归的人可以选择留下。
然后让她们回去商量,有结果了告知衙役即可,王凡断定县衙还会派人前来交涉,他也很奇怪这个县衙从上到下都很奇葩,做事很潦草,感觉就是应付了事。
其实崔凯也很糟心,自己辖下出了灭门惨案,并且是死亡上千人的灭门惨案。更要命的是这个被灭门的家族还是大正朝的一流家族,影响力巨大。
他是无论如何都逃脱不了责任的,进退失据就在所难免了,一方面想推脱责任,希望可以逃过一劫。
另一方面觉得再劫难逃了有些自暴自弃,做出前后不一的决定也是在所难免。
今早看到王凡来了灵机一动,决定拉王凡入局,最起码可以抵挡王氏一族的火力,于是在兼顾自身利益的基础上用巨大利益套牢王凡。
然而回去的途中他逐渐冷静下来,王家大房的遗产处置的有些轻率了,王家大房虽然灭门了,还有其他六房亲族呢,为了甩锅他便让王凡亲自去县衙办理财产过户,这样就可以摆脱一些责任。
当一个人绝望的时候做出的决定往往都是极端的,冷静下来都会后悔,可以重新选择的话都会改变主意。
这也是衙役们慌乱无章的原因所在,朝令夕改总是让人无所适从,从另一个方面也能看出崔凯的能力很平庸。
一个能被守将压制的县令,能力可见一斑。连县城的名字都被改了,他也只是哼哼哼而已。
很快有妇人做出决定,前来找王凡交涉。她们有投亲的,有自立的,王凡让她们一律等县衙的人来了之后自己去言说。
王凡可不想背这个锅,他是来灭门的,不是来找事做的。
不出所料,傍晚的时候衙役再次来到王家大房,告知县令的通知,让王凡等着就好,办完过户的契书县衙会给送来。
王凡未置可否,只是让所有想离开大房的女眷把决定说与衙役知道。
衙役听完也是头大,他连夜跑回县衙汇报去了,他是做不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