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娶了三个姨娘,对姐姐不太行啊!貌似欠收拾啊!望海县与渤海县相邻,抽空去和姐夫亲近亲近。
王凡这里心下发狠王银萍可不知道,还在那里絮叨:“望海那边老宅都收拾好了吗?可以直接入住吗?丫鬟仆人都齐备吗?我问你话那,你想什么呢?”王凡只好做乖乖倾听状。
邻家姐姐的确长大了,一掌都握不过来,可长大了的还有脾气……
这种久别的关怀一直持续到了中午,车队来到一个小镇,在一座客栈门前停下。全体人员下车休息吃饭。
王凡感觉终于可以安静了,小镇的客栈并不大只有三间房舍,王凡车队有二十七个人差点吃光了客栈所有的东西。
中午吃饭的时候,张大彪悄悄来到王凡身旁低头轻声说道:“少爷,刚出城的时候就有两匹马交换着跟踪我们,其中一个人刚才又到客栈旁边晃了一下,我看他们不像好人有点像山贼的探马。”
张大彪是军中斥候出身,他说有人跟踪,那一定是有人跟踪。
这引起了王凡的高度重视中,午休息的时候,他对车队进行了局部调整。他让王银萍的两个护卫到队尾,与张秀才,张大彪四人结成小队时刻警戒。
车队休息了半个时辰后整队出发,这次王凡没有与王银萍同车,他来到了自己的车上拿出孙立送他的军用弩,打开油布包里面包着寒气森森的箭。
把弩机打开试了试,感觉没问题。弩箭的特点就是可以很快上手,射速稳定,精度稳定。弓手则需要很长的培养时间,王凡的天赋很高也是用了四五年才有现在的水准。
军中的弩箭一般都是硬弩,靠绞盘上弦射程较远,比如八牛弩。王凡的弩是单兵用弩,射程为五十步,上弦省力,精准度高。但相对于弓箭来说射速较慢,一个好弓手可以一息五箭,而弩手是做不到的。
王凡又拿起了自己的硬弓,王凡知道能拉开三百斤的弓练力气,不一定能够用三百斤的弓战斗,所以他选择了二百斤的弓弦。他给张大彪准备的弓是一百斤的。
王凡在车座子底下打开了一个暗匣,里面有三个箭囊,每个箭囊有二十支箭。他把三个箭囊全都拿了出来试了试跨在腰间比了比。找了一个最方便的位置绑好。
又拿起一杆长枪抖了抖,这杆枪长八尺枪尖锋利,枪杆漆黑光滑。枪樱是白色的,轻轻一转枪樱如盘。这是一杆硬枪,王凡的前身在这杆枪上下了五年的功夫。
这杆枪是王家的家传宝枪,他又拿起旁边一把长刀,这把长刀是姜师叔留给他的也是姜家的家传宝刀,虽不敢说削铁如泥但只凭他在军中历经五十余载完好无损,就可以证明你这把刀的不凡。
王凡叹了口气放下刀枪,他知道自己虽然苦练了五年的刀枪之术,但却没有实战经验,面临生死搏杀这不是最好的选择。
王凡早已把弓箭和军弩设定为这次南下望海的主要战斗武器,实在不行才会选择用刀枪。
时间在紧张不安中慢慢度过,到了傍晚,车队来到了一个名为青牛镇的地方,找到一家客栈众人把车马牵进客栈内,店小二刷洗喂马,护卫们则把重要物品搬进店内。
大家围坐桌边等候晚饭,这时一个汉子骑马来到客栈,看了看众人又转身离去。
饭后,王凡把八个护卫分成了四组轮流值夜,王凡则找了个没人的小院儿把各种引导术练了一遍,满身大汗的他让伙计弄了一桶水,舒舒服服的洗了一番,然后倒在床上美美的睡去。
但这种美好的时光注定是难以持久,也不知怎的这个夜晚颇不平静,每隔半个时辰就会鸡飞狗跳的闹腾一番,搅扰得所有人睡卧不宁。
第二天一早张大彪找又找到王勃低声说道:“少爷,昨晚有人故意前来骚扰,我看他们是打算在今天白天动手了。”
王凡点头称是,他虽未经历过这些事情,却明白这是疲兵之计,在你人困马乏时突下杀手,这让王凡更加的警惕起来。
从襄阳到望海只有不到五百里的路程,中间既没有险要的高山也没有纵横的湖泊,道路还算通畅。
正常情况下三天多的时间就能到达,现在是第二日,正是最容易出事儿的路段。所以王凡在临行前把八个护卫叫到身边仔细的叮嘱了一番,并把一张弓和一壶剑交给了张大彪。
吃过早饭之后队伍出发,今天的行程显得格外沉闷,行进途中几乎没有任何人说话,王凡更是弓不离手时刻戒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