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就他,还清君侧?”李琛在龙椅上笑的前仰后合,毫不顾忌帝王形象,真是笑死他了。
老三的封地是父皇死后他赐下的,北边的苦寒之地,当地百姓温饱都成问题,每年该交的粮食都交不够,哪来的银子征兵?
底下臣子也知道,估计三王爷还没走出封地,就被临城的城门守兵挡回去了。
但他们不能放过这次良机,正巧可以要求陛下斩杀妖道。
魏将军第一个站出来,三王爷要清的,可不止是妖道,还有谢云争。
不把自己掌上明珠放在心上的男人,该死!
“陛下,不管三王爷是否能打出封地,他已经搬出清君侧的名号,就会引来天下动荡,也会引起民心混乱。”
“我们只需要交出妖道,交出谢云争,就能避免战事。”
“臣附议,陛下,不论多小的战事,都会引来死伤,都是我大周的百姓,怎舍得他们因此丧命?
“臣附议,北疆还在不断骚扰,若此时内战,南疆北疆都会趁乱打劫,甚至海上也不会安稳。”
很多人附议,矛头直指妖道和谢云争,鲁国公黑着一张脸,不敢出列。
谢云争已经被他关了起来,几日没上朝了,还不知道如今有这么多人希望他去死。
李琛当然不想杀了道长,他的丹药很有效,他夜夜都能振雄风,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等他成了仙,便能长命百岁。
“你们都是这般想的吗?”他目光淡淡扫过众臣,悠悠问道。
“陛下,臣不这样认为。”一个四品小官从最后那排站了出来。
“哦?爱卿有何高见,说来听听。”李琛都记不住他的姓,但他很感兴趣,想听听他是如何反对的。
此人正是三王爷之前安插进兵部的官员,他们就等着三王爷起兵呢,若直接杀了妖道和谢云争,这兵还怎么起?
“启禀陛下,三王爷打出清君侧的名号,难道真是为了清君侧吗?谁能保证杀了道长和谢世子,就能换来他罢手?”
“魏将军能保证吗?张大人能保证吗?还是哪位大人能保证?”
这谁敢保证,没人应声。
他继续说道:“若杀了道长和谢世子,三王爷又说鲁国公也是奸臣,魏将军也是奸臣,都让杀,我们都要杀吗?”
“还有,他说杀谁就杀谁,是不是太有损我大周国威了,大周朝堂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封地的王爷做主?”
“说的好!”李琛眉眼含笑的鼓起掌来:“三弟明显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不是要清君侧,而是想要朕的皇位。”
“陛下英明。”小官见差不多,退了回去。
“陛下,三王爷连兵都没有,他喊清君侧,也许是真的清君侧,并不是想争什么。”魏将军眼看风向跑偏,费力往回拉。
“魏将军,他说清谁朕就杀谁,朕不要面子吗?”李琛的语气带了怒意:“不管是哪种,他也成不了气候,不必理会,等他能出得了封地再说吧。”
“是,陛下。”魏将军不甘心又没办法的退回去。
三王爷的封地距离京城有五座城池,各个都比他兵强马壮,怎么可能打的出封地?
看来,搞死谢云争要另想办法了。
鲁国公松了一口气,陛下没有拿云争开刀的意思,这就好。
……
三王爷的清君侧,只是听起来吓人,没激起任何水花。
登仙阁工地里依然每日叮叮当当的声响传出,鲁国公府大门依然每日被泼几桶大粪。
而紧盯着谢家动向的李尚书府,有了小小的变动。
谢知南得知三王爷起兵清君侧,吵着嚷着要去找祖母,和祖母住。
看来二叔早就准备走前世造反的路了,他一定要抱住二叔大腿。
李婉儿拗不过他,送他去了郡主府。
沈书榕很给面子,亲自接待了他们。
国公夫人抱着大孙子,高兴的亲了两口,几日不见怪想的。
“大嫂放心,阿南在我这,和阿熠羲羲都是一样的待遇,有婆母在,他们兄妹三人也闹不起来。”沈书榕笑着说道,小崽子,这么想进来,就好好留下吧。
“多谢郡主。”李婉儿觉得今日的郡主,挺好接触的。
她如今已经不和沈书榕比了,财库、水运、海运都掌握在她手里,听说效益都很不错,这哪是她能比的了的?
一想到从前,她为了谢云争暗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