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首激昂的劳动之歌。
街道上人头攒动,行人摩肩接踵。有身着华服的富家公子,他们手摇折扇,风度翩翩,身后跟着一群家仆,大踏步地走在街道上,彰显着自己的身份与地位。也有朴实勤劳的平民百姓,他们穿着朴素,但脸上洋溢着生活的热情,有的挑着扁担,扁担两头挂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正赶往集市售卖;有的提着篮子,在各个店铺间穿梭,挑选着生活所需的物品。
小贩们推着小车,在人群中艰难地前行,他们扯着嗓子,大声售卖着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有色彩鲜艳的拨浪鼓,轻轻一摇,便发出清脆的声响,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有精美的糖人儿,用糖稀吹出各种造型,栩栩如生,让人舍不得吃掉。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玩耍,手中紧紧握着刚买来的糖葫芦,那红彤彤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衣,在阳光下格外诱人。他们一边欢快地跑着,一边开心地吃着糖葫芦,笑声回荡在街道的每一个角落。
马车缓缓前行,窗外的繁华景象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不断展现在他们眼前。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透过车窗,看着这热闹的市井生活,心中感慨万千。他们感受着京城的繁华与活力,也体会着百姓们的生活百态。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缓缓停下,他们来到了梨园。这座梨园坐落在京城的一隅,虽处繁华之地,却别有一番宁静雅致的韵味。
深秋时节,梨园门口的几棵柿子树格外引人注目。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果实,宛如一个个小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柿子的颜色鲜艳夺目,与周围的绿树黄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偶尔有一两个熟透的柿子掉落下来,“噗通”一声,落在地上,仿佛是秋天奏响的音符。
梨园的大门是一座古色古香的木质建筑,大门的横梁和立柱上雕刻着精美的戏曲人物图案。这些人物形态各异,有的手持宝剑,威风凛凛;有的水袖轻舞,婀娜多姿;有的表情夸张,诙谐幽默。每一个人物都雕刻得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梨园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故事。大门的两侧,各有一尊石狮子,石狮子雕刻得栩栩如生,张着嘴巴,瞪着眼睛,守护着这座梨园。
走进梨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地面由青砖铺就,历经岁月的打磨,青砖表面光滑而平整,干净整洁。庭院四周种满了各种花卉,此时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菊花争奇斗艳,红的似火,燃烧着秋日的热情;白的像雪,纯洁而高雅;黄的如金,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它们形态各异,有的花瓣细长,如同少女的发丝;有的花瓣层层叠叠,宛如绽放的牡丹;有的花朵小巧玲珑,恰似害羞的小姑娘。微风拂过,菊花散发出阵阵淡雅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庭院中,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庭院中央是一个大戏台,戏台用红漆涂饰,红漆在阳光下闪耀着耀眼的光芒,显得格外醒目。戏台上挂着大红的灯笼,灯笼的穗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增添了几分喜庆的氛围。戏台的上方,有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写着“盛世梨园”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气势磅礴。戏台的两侧,各有一副对联,对联上的文字对仗工整,寓意深刻,描绘了戏曲艺术的魅力与精髓。
戏台的后方是一座精致的楼阁,那是戏班子演员们的化妆和休息之处。楼阁共有两层,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充满了古典的韵味。楼阁的门窗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有花鸟鱼虫、山水风景,每一幅图案都细腻入微,展现着工匠们的高超技艺。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各种戏曲道具和服饰。有色彩斑斓的戏服,上面绣着龙凤、花卉等图案,华丽无比;有各种各样的头饰,金银珠宝镶嵌其中,闪闪发光;还有刀剑、扇子、手帕等道具,每一件都蕴含着戏曲的独特魅力。
纳兰暖玉和欧阳瀚宇在梨园的雅座上坐下,雅座布置得十分精致,桌椅都是用上等的木材制作而成,表面光滑细腻,散发着淡淡的木香。桌上摆放着一套精美的茶具,茶具是由细腻的白瓷制成,上面绘有淡雅的兰花图案,清新雅致。
立刻有侍从送上了香茗和点心。侍从们小心翼翼地将香茗倒入茶杯中,香茗热气腾腾,白色的雾气袅袅升腾,散发出淡淡的茶香。那茶香清新淡雅,混合着菊花和茉莉的香气,让人闻之精神一振。点心精致小巧,造型各异,有做成梅花形状的糕点,花瓣上还点缀着金色的糖粒,宛如雪中绽放的红梅;有小巧玲珑的荷花酥,层层花瓣酥脆可口,咬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还有精致的绿豆糕,色泽翠绿,口感细腻,入口即化。这些点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制作精美,让人看了便食欲大增。
不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