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凝重的眼神,那眼神中饱含着他们共同为百姓谋福祉的决心和对前路未知的担忧。
次日清晨,天色尚早,天边才泛起一丝鱼肚白,京城的街道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唯有清脆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王爷欧阳瀚宇身着一袭庄重威严的官服,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姿挺拔,英姿飒爽。身旁的王妃纳兰暖玉,虽未一同上朝,但她关切的目光一直追随着夫君,眼神中满是鼓励与信任。
踏入朝堂,欧阳瀚宇阔步向前,站定之后,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且铿锵有力:“陛下,臣与王妃深入民间,察访民生,发现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田水利失修,百姓饱受旱涝之苦;房屋破旧,百姓居住难安;市井物价波动,民生艰难。恳请陛下决断,为百姓谋福祉。”这番话语掷地有声,在朝堂上久久回荡,引得众大臣纷纷侧目,交头接耳。
皇帝慕容枫听闻,神色凝重,他微微皱起眉头,轻抚着胡须,沉吟片刻后,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文武百官,开口询问:“诸位爱卿有何解决之法?”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热闹起来,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户部尚书率先站出,拱手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修缮水利。水利乃农业之本,唯有确保农田灌溉无忧,粮食方能丰收,百姓才能免受饥饿之苦。”他言辞恳切,神色焦急,显然对民生问题十分关切。
这时,工部侍郎也赶忙出列,急切地说道:“陛下,臣认为应优先改善百姓的居住条件。如今许多百姓居住的房屋破旧不堪,每逢风雨便摇摇欲坠,实在危及百姓生命安全。修缮房屋,刻不容缓!”他的声音洪亮,态度坚决,引得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紧接着,礼部尚书也站出来发表自己的看法:“陛下,物价关乎民生,如今市井物价波动频繁,百姓生活成本大增。臣建议加强市场监管,稳定物价,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他条理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希望能为解决民生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众人争论不休,一时难以达成共识。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热烈,大臣们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皇帝慕容枫静静地听着,神色愈发凝重。他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在大臣们之间来回扫视,仔细权衡着每一个建议。良久,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下来,只听见微风拂过殿内的帷幔,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慕容枫沉声道:“朕深思熟虑,决定委任欧阳瀚宇为此次民生福祉总督察官,负责统筹全局。欧阳爱卿心系百姓,深入民间了解实情,由你负责,朕放心。”他的目光落在欧阳瀚宇身上,满是信任与期许。
“委任已是尚书侍郎的公主驸马端木朗为副督察官,协助欧阳瀚宇。端木爱卿才华出众,办事沉稳,望你二人齐心协力,共同为百姓谋福祉。”慕容枫接着说道,声音坚定有力。
“你二人务必在三月内解决民生问题,不可懈怠。此次任务艰巨,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关乎我朝的稳定与繁荣。至于费用钱财,就由文武百官官员捐款,为百姓出一份力。朕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让百姓过上安稳的日子。”慕容枫的话语掷地有声,在朝堂上回荡,让每一位大臣都感受到了他的决心。
欧阳瀚宇和端木朗连忙出列,单膝跪地,齐声领命:“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他们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充满了使命感。
朝堂之上,气氛庄重而严肃,所有人都明白,这是一场关乎百姓福祉的重任,而欧阳瀚宇和端木朗,将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使命,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为改善民生全力以赴。
回到王府,二人马不停蹄,即刻投身于民生改善工程的规划工作中。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为整个空间增添了几分静谧的氛围。他们坐在书房的书桌前,桌面上摊开一幅幅泛黄的地图和图纸,这些图纸承载着他们对民生改善的期望,却因岁月的侵蚀和频繁翻阅,线条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模糊不清,仿佛在诉说着探寻民生福祉之路的艰难。
欧阳瀚宇微微俯身,手指轻轻点在地图上标注的各个村落位置,仔细端详着地形地貌。纳兰暖玉则手持毛笔,在图纸上圈圈点点,不时记录下一些关键信息。两人时而低声交流,探讨着各种方案的可行性;时而陷入短暂的沉默,各自思考着更好的解决办法。当遇到难题时,纳兰暖玉便在心中默默向系统求助,系统给出解答后,她会巧妙地将这些思路融入到讨论中,好似这些想法本就出自她的深思熟虑。
欧阳瀚宇手托着下巴,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