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而虔诚,在宫殿内轻轻回荡。
太后端坐在那张雕刻精美的凤椅之上,身着一袭深紫色的锦袍,锦袍上用金线绣着华丽的牡丹图案,雍容华贵。她的发丝被精心梳理,毫无杂乱,盘结成一个典雅的发髻,其上点缀着数支璀璨夺目的簪子,翡翠簪身晶莹剔透,珍珠坠子浑圆光泽,烛光之下更显温润柔和。太后面容慈祥,岁月虽然在她的脸上留下了浅浅的痕迹,但那一双眼睛却依然明亮而有神,此刻正满含笑意地看着王爷和王妃,轻声说道:“都起来吧,快到哀家身边来。”
纳兰暖玉缓缓起身,身姿优雅轻盈,她莲步轻移至太后身旁,再次欠身,恭敬地说道:“太后娘娘,臣妾自幼略通医术,今日端午佳节,阳气旺盛,正是调养身体的好时机。臣妾想着为太后娘娘请个平安脉,也好让娘娘安心过节,不知娘娘可否应允?”太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对纳兰暖玉的喜爱与赞许,说道:“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哀家自然是欢喜的,那就有劳你了。”
纳兰暖玉轻轻坐在太后身旁的绣墩上,微微侧身,伸出白皙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太后的手腕上,她的神情专注而认真,微微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太后脉搏的跳动。片刻后,她缓缓睁开眼睛,脸上露出一抹安心的微笑,轻声说道:“太后娘娘身体康健,气息平稳,这是太后洪福齐天,也是我朝之幸。只是近日酷暑难耐,娘娘不妨常饮清凉之茶,诸如金银花、薄荷之类,既可解暑降温,又能滋养心神。”
太后听后,满意地笑了笑,轻轻拍了拍纳兰暖玉的手,说道:“还是暖玉细心周到,哀家记下了。有你在身边,哀家也放心许多。”那语气中满是对纳兰暖玉的信任与亲近,仿佛她不是儿媳,而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整个宫殿内弥漫着温馨而和睦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这宫廷之中难得的亲情与温暖。
接着,纳兰暖玉微微欠身,脸上带着温和而亲切的笑容,向太后详细地介绍起带来的粽子:“太后娘娘,这些粽子是臣妾与王爷特意吩咐王府的厨子精心准备的。有以甜蜜豆沙为馅料的豆沙粽,那豆沙细腻绵密,入口即化,甜而不腻,恰似这宫廷生活中的一抹甜意;还有用新鲜猪肉制成的鲜肉粽,肉质鲜嫩多汁,咸香可口,咬上一口,唇齿留香;更有那蛋黄肉松粽,咸蛋黄的醇厚与肉松的松软完美融合,口感丰富,层次分明,每一口都能带来不一样的惊喜。臣妾想着让后宫的姐妹们也一同尝尝鲜,共度这欢乐的端午佳节。”太后听后,眼中满是笑意和对纳兰暖玉的赞许,欣然将后宫各宫的粽子一并收下,并吩咐身边的太监和宫女们:“将这些粽子依次送往各宫,让大家都尝尝王爷和王妃的心意。”
太监和宫女们领命后,便有条不紊地忙碌起来。他们循长长的宫道而行,双手轻捧粽子,步履谨慎,逐一送往各宫。不多时,便来到了皇后宫中。精美包装的粽子轻轻置于桌上,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只见那粽子翠绿的粽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它的与众不同。一位宫女上前,轻轻剥开粽叶,瞬间,一股独特而诱人的香气弥漫开来,那香气迅速充斥着整个宫殿,令众人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沉醉于香气之中。皇后率先拿起一个粽子,轻轻咬上一口,甜咸交织的丰富口感瞬间在舌尖绽放,那美妙的滋味让她不禁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惊喜。其他的宫女和太监们看到皇后的反应,也纷纷露出期待的神情,待皇后示意后,他们也各自品尝了起来,一时间,宫殿内满是对粽子美味的赞叹声。
消息很快如同长了翅膀一般传遍后宫,各宫的贵人们在收到粽子后,都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有的贵人被豆沙粽的甜蜜所征服,赞其口感细腻,甜润入心;有的对鲜肉粽的鲜香多汁爱不释口,称其味道醇厚,别具风味;还有的对蛋黄肉松粽的独特口感赞不绝口,夸其创意新颖,回味无穷。一时间,纳兰暖玉所献粽子风靡宫廷,众人皆对其匠心独运赞不绝口,而王爷与王妃的这份端午心意,也如同一缕清风,吹进了这庄重肃穆的皇宫,为其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温馨与欢乐,让这原本充满规矩和礼仪的宫廷生活,在这个端午佳节里,多了一丝人间烟火的气息和浓浓的人情味。
拜别太后,王爷欧阳瀚宇和王妃纳兰暖玉缓缓走出太后的寝宫。午后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在他们身上,映出两人有些疲惫却依旧优雅的身影。王爷身姿挺拔,步伐稳健,然而眉宇间不经意流露的倦意,仍难掩其疲惫之色。王妃纳兰暖玉则莲步轻移,衣袂飘飘,尽管面容上带着些许憔悴,但那份与生俱来的高贵与温婉依然不减。他们沿着长长的宫道缓缓而行,宫道两旁的花朵在阳光的照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