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声音不大,却带着几分焦虑,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
欧阳瀚宇微微皱眉,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思索。片刻后,他沉稳地说道:“此事本王记下了,回府后便安排人勘察附近水源,想法子修缮水利设施,定会保障大家春耕用水。”他的语气坚定,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问题解决后的美好景象。
纳兰暖玉也跟着用力点头,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温暖:“对,大家放心,我们会一起解决的。”她的话语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百姓们心中的阴霾,给予他们莫大的安慰和力量。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田庄染成了橙红色,天边的晚霞肆意铺展,与金色的田野相互映衬,美得如同一幅天然的油画。欧阳瀚宇和纳兰暖玉起身准备返回王府,百姓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东西,自发地排成一排相送。他们的目光中满是敬重与不舍,有的老人眼中甚至闪烁着泪花,那是被王爷和王妃的善举所感动的真情流露。
回程的马车上,纳兰暖玉靠在欧阳瀚宇肩头,眼眸中还带着对田庄百姓的牵挂,轻声说道:“王爷,今日看到百姓们如此辛勤,真希望能为他们做更多。”她的声音轻柔,却饱含着深深的关切。
欧阳瀚宇轻抚她的发丝,动作温柔而宠溺,温柔地说:“玉儿,有你这份心,便是百姓之幸。往后我们一起,把田庄建设得更好,让大家都过上富足的日子。”他的眼神坚定而充满希望,仿佛已经勾勒出了田庄未来繁荣的蓝图。
马车缓缓前行,车轮在土路上滚动,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它载着两人的决心与对百姓的关怀,驶向王府。而那片充满希望的田野,在落日的映照下,愈发显得生机勃勃,仿佛预示着来年的丰收,也见证着这段王爷与王妃心系百姓、携手为民的佳话,在岁月里生根发芽,流传不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温暖与善意,将如同种子一般,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更多的美好与希望
。
回到王府后,夜幕已然笼罩大地,欧阳瀚宇却毫无倦意,他深知田庄百姓的用水问题迫在眉睫,片刻都耽搁不得。他即刻召集府上掌管农事和水利的幕僚,齐聚书房,一场紧急商议就此展开。书房内,烛光摇曳,昏黄的光线照亮了众人严肃又专注的神情。欧阳瀚宇站在宽大的书桌前,摊开田庄附近的地图,地图上的线条纵横交错,宛如一幅神秘的迷宫。他的手指沿着河流与沟渠的标记逐一划过,目光紧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仔细斟酌每一处可能的水利改造方案。
“这处溪流若是拓宽,再引渠分流,或许能覆盖大部分新开垦的荒地。”他指着地图上蜿蜒的线条,对幕僚们说道,声音沉稳而坚定,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众人纷纷围拢过来,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有的则眉头紧皱,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一时间,书房里讨论声此起彼伏,各种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一位幕僚上前一步,指着地图上的另一个区域,说道:“王爷,此处地势较低,若在此处修建蓄水池,不仅能储存多余的水源,还能在干旱时应急,确保庄稼不受缺水之苦。”欧阳瀚宇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表示认同,众人又接着深入探讨具体的施工细节,从材料的选用到人力的调配,事无巨细。
与此同时,纳兰暖玉也在王府的另一处忙碌着。她心系田庄百姓的农耕需求,来到王府的库房,亲自挑选一些实用的农具和种子,准备作为物资援助发放给他们。库房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物品,纳兰暖玉在其间穿梭,眼神专注而认真。她精心挑选,每一件农具都亲手拿起,仔细检查其做工是否精细,材质是否坚固耐用。她轻轻抚摸着锄头的木柄,感受其握感是否舒适;又拿起镰刀,检查刀刃是否锋利。对于每一袋种子,她都蹲下身子,打开袋子,仔细查看种子的颗粒是否饱满,色泽是否鲜亮。
“这些农具轻便又耐用,能帮百姓省些力气;这些种子耐旱性强,很适合田庄的土质。”她一边挑选,一边对身旁的丫鬟叮嘱道,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温柔。丫鬟们在她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将挑选好的农具和种子整理归类,准备随时运往田庄。
几日后,天色微亮,欧阳瀚宇便带领着经验丰富的工匠和侍从,浩浩荡荡地再次前往田庄。晨光洒在他们身上,映出坚毅的身影。一到田庄,他们便迅速行动起来。工匠们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分散在田野间,实地勘测水源。他们有的手持测量工具,在土地上仔细丈量距离和高度;有的则拿着罗盘,确定方向,确保水渠的走向精准无误。还有的工匠蹲在溪边,观察水流的速度和深度,为后续的施工提供数据支持。现场一片忙碌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