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丁家的玻璃商铺已经开了许久,生意红火,水知薇提议可以招几个会女红手艺好的女子去做些绣窗帘布艺的活儿。
找人这事儿好办,但是要有手艺的人就不好找了,那些手艺好的大多是有些家世的大家闺秀,肯定不会来店铺里给人打工,穷苦人家的女子生存都是问题,哪里还会去学这些手艺。
思来想去,姜琼华提议就招些需要赚钱的穷苦人家的女子,没手艺没关系,她们亲自来教,只要肯学肯干,这么个招聘启事发布下去,吸引了一部分家中清贫的女子来。
这些女子有的是丈夫从军多年未归,或是家中丈夫已经战死沙场的,也有的是家中大多老弱病残的,她们普遍看起来面黄肌瘦。
童芳带了来应征的几人去铺子后面面见了姜琼华:“这是我们店铺幕后的掌柜月小姐,你们几人中有哪些有些功底的?”话音刚落,五人里只有俩人走上前来,剩下的三人低着头有些手足无措,这样的场景让姜琼华想起了兰英紫英刚入府的场景,不禁陷入了回忆中,若她们还在
“月掌柜,月掌柜,您瞧瞧这几人该如何?”童芳见姜琼华眼神放空,忙叫了她几声,姜琼华这才回过身来,看着几人道:“有功底的人去箐箐姑娘那里领些帕子绣了试试看,做好了拿给我瞧瞧,其余没有功底的随我去见薇掌柜。”
剩下的那三人被姜琼华带到了水知薇那里,此时的水知薇还在指导人怎样做出更精致的玻璃,见姜琼华带了人过来,忙迎了上去:“这几位便是要做学徒的吧?”说罢对那三位女子和善地笑了笑:“几位随我来,我来看看你们的功底。”
一番安排后,有功底的人便跟着箐箐去做些装饰的布艺活,没功底的需要跟着水知薇学习半月。
童芳一直觉得水知薇和姜琼华都是有主意的,现在看着这样井井有条的安排,心里越发对二人敬佩极了,又对几个女子说道:“你们在这儿做活,每月便有400文的工钱,像一些特殊的日子还会额外补贴50文,每日包两餐,午餐与晚餐,两荤两素,逢年过节的时候会有给150文的红包和一些礼品。”
几个女子听了眼中甚是欢喜,她们哪里见过这么多钱,脸上的笑容更是璀璨,这时水知薇走过来对几人道:“除了这些,每周可以轮休两日,与铺子里的玻璃工人一样,采取排班轮休制度,另外若有人一月以来在正常工作日没有请假的话额外发放全勤奖200文,生病告假不扣工钱,餐食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忌口报给小豆丁。”
几个女工头一次遇到这样好的人,连连跪下就要谢恩,却被水知薇扶起:“在这工作人人都是平等的,不需要跪来跪去。”童芳也笑着说道:“你们好好干,用心学,我们薇掌柜和月掌柜为人和善大方,必不会亏待你们,只一点,在外不许透露了几位掌柜的身份,有人问起,便只有我童芳一个掌柜。”
晚间,琉璃斋打烊后,童夫人炒了几个小菜,与水知薇几人在桌边坐定,看着豆丁在一旁吃的香,姜琼华不禁问起:“童姐,豆丁今年几岁了?”童芳这才恍然大悟:“已经快七岁了,说来也该去上学堂了,要不是月姑娘问,我只怕要忙得疏忽了。”
第二日一早,姜琼华便戴上面纱带着豆丁去镇上的学堂求见了先生,先生听说是琉璃斋过来的,如今琉璃斋的名声可是远近闻名,就连城中的富商都照拂几分,忙好言好语地将人请了进来,又问了豆丁几个问题,豆丁都对答如流,先生觉得豆丁甚是伶俐,便立刻给豆丁安排了入学手续。
回去的路上,姜琼华对豆丁说道:“小豆丁,你可一定要好好念书,将来好考取功名,让你自己和你娘都过上好日子。”豆丁懂事地点点头:“月姐姐,我知道,到时候我考取功名,一定让我娘,还有你、悦薇姐姐和箐箐姐姐都住大宅子。”姜琼华听了摸了摸他的头,笑了笑。
还真是和自己的妹妹怀夕小时候一般天真无邪,如今,妹妹又在哪里?是死是活呢?
这些日子找了不少地方,却没有一点儿消息,难不成已经被官兵们抓走了?回到琉璃斋的姜琼华有些闷闷不乐,连童芳的对自己打招呼都没察觉到,童芳甚少见到姜琼华这样落寞的模样,不知是出了何事,问豆丁,豆丁也只是摇头。
申时,店铺眼看着准备打烊,童芳在后厨做了些银耳莲子羹给水知薇几人送去,刚踏进屋内,便听到姜琼华啜泣的声音:“我真不是个好姐姐这些日子都没有找到她的消息”而水知薇则在一旁轻抚着她的背,童芳好像撞见了别人的秘密般,有些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地端着莲子羹站在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