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母请安结束后,老太太就让三个小辈出去,只留下了婆媳两个说话。
苏母:“母亲,不知您留下儿媳可是有何事?”
苏老太太看了苏母好一会儿,才开口道,“你觉得灵儿和影儿的关系如何?”
苏母没有想到老太太会问这个问题,这些年她们因为大女儿的原因闹过矛盾产生了隔阂后,就很少这般坐在一起聊起家常了。
一般都是有事情商量或者有女儿,儿子在,才会坐到一起说话。
不过,到底也是当家主母十几年了,反应能力还是挺强的,稍微一走神就收回了思绪。
“两姐妹关系不错,影儿是个好孩子,儿媳也挺喜欢的。”
不管老太太是什么意思,苏母却是知道夸奖秋影是一定不会错的。
果然,老太太听到苏母对秋影的夸赞,脸上的笑容也深了许多。
不过老太太很快又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像是在发愁一般的开口,“她们表姐妹能够这般好,也是她们的一种缘分。
只是我总挂心着南依那丫头性子太过执拗了,她这样总是不知礼数,又总是闯祸的情况,真的能够与灵儿相处好了?
在咱们自己家闹腾,咱们也都明白灵儿不是那种骄纵的性子,大多数都是南依那丫头在折腾。
可是她们如果都嫁到了周家,姐妹两个闹起了矛盾,一次两次还行,如果次数多了周家还不会像咱们家一样公平对待?或者说会不会对咱们苏家女有不好的看法?”
苏母明显是被老太太的话给说愣住了,好一会儿都没有回过神来。
她的心里已经忍不住顺着老太太的话想了下去,很快脸色就不太好看起来。
苏母对这个大女儿更加的不喜欢起来,刚开始大女儿被送走,她还是很想念的,毕竟是自己肚子里掉下的一块肉,怎么能够舍得?
可是,刚开始是因为坐月子,孩子小没办法去庄子看,后来又是家里事务繁忙,苏父又因为纳妾的原因夫妻生了嫌隙。
后来慢慢的就好像无意中就忽略了这个大女儿,然后一心的疼爱养在身边的女儿了。
虽然后来这十几年也是见过数次的,但每次也是来去匆匆,母女俩的关系自然不会太好。
哪怕大女儿回来了,苏母也是对她不知礼数,粗鄙样子很是嫌弃的。
不过到底是有些亏欠的,又因为她能够嫁到周家,多少有些用处,才会这般忍耐她的折腾。
可是,这会儿觉得这个样子的女儿,如果再影响到了疼爱着长大的女儿,这是苏母不愿意看到的。
老太太的目光一直落在苏母的脸上,看着她的神色变来变去,嘴角忍不住勾了起来。
于是,她就再接再厉的开口,“唉,也是怪我和南依那丫头命格相冲,才害的她小小年纪就被送到庄子上养着。”
苏母一听立马起身请罪,“母亲何必如此,也是她的命格不好,哪里能够怨怪母亲,她一个晚辈自然是要孝顺长辈的。
她在庄子上养着咱们府里也没有亏待了吃喝,还不是长大成人了,所以母亲千万不要因此而自责。”
言毕,苏母的脑海里闪过大女儿刚回来时那面黄肌瘦,走一步喘三喘的样子,突然有些心虚的底气不足。
苏老太太见状赶紧再次开口,打断了苏母的思索。
毕竟她说这么多,为的可不是激发苏母心中的母爱。
“唉,到底还是让南依吃了苦头,这才让她们亲姐妹之间一直闹矛盾,灵儿那丫头懂事,从来不会说出去,而是默默忍下了南依那丫头的欺负。
这次要不是影儿那丫头说漏嘴,我还不知道呢,你不会也不知道吧?
幸好灵儿和影儿表姐妹关系好,才能安慰到灵儿那受伤的心,我真是太心疼灵儿了。
这要是到了周家可怎么办啊?”
苏母满脸的心疼之色,更多的还是对大女儿的厌恶感。
她以为大女儿也就是来折腾一下他们夫妻,毕竟还是他们夫妻疏忽这才让她受了那么多的委屈。
又哪里能够想到,原来她对同胞妹妹也是能下得去手的人。
算了,这个女儿是真的不能有太多的期待了。
苏母扯出一个僵硬的笑容,“母亲,儿媳知道了,儿媳会和老爷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找个女夫子来教导一下她规矩。至于她们姐妹之间,就随她们的缘分了。”
老太太没有再说什么,只要她的话在苏母心里留下个种子,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