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小川与李校尉两人商议着接下来究竟应当如何行事之际,
一个小意外发生了——裴和不知从哪里出现了!
“裴和,你不是跟着世民去雁门关了?”王小川不由问道。
“二公子让我来寻你的,他说有件事只能你解决。”裴和有些不解的说道。
裴和带来了李世民这支潞安府府军的最新消息!
此刻,李世民正身处雁门关二十里外的一片叫做龙王岭的山岗上。
这个山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在此之前,李世民他们一路辗转奔波,终于成功抵达了纯县,在这里与二皇子以及左屯卫大将军云定兴胜利会师。
两方汇合后,云定兴决定由二皇子留下来镇守纯县。
而云定兴则与李世民率领两万精兵缓缓向雁门关推进。
最后,他们在推进不动之后,选中了龙王岭扎营。
为了能够巧妙地迷惑敌人,制造出一种大军压境的假象,
从而给雁门关内分散压力,让匈奴无法全力攻城,
李世民他们在这片龙王岭上遍插旌旗。
从远处眺望过去,满山烈烈旗帜迎风招展,声势浩大,甚至逼着匈奴单于分兵三万来盯着这边!
从龙王岭折回的裴和在路过阳曲关的时候也确认了那边的局势,那里确实发生了变化。
确切地说,如今,坐镇阳曲指挥作战的不再是原来的李家家主,而是换成了身份尊贵的三皇子。
原先负责在这统筹全局的李家家主此刻已被紧急调回龙城,
由他坐镇龙城筹措粮草,并负责接应从京城赶来增援的大批军队。
这样一来,辎重营一下子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去不去阳曲大营就比较纠结了。
听完裴和的话,王小川冷不丁地冒出这么一句:“刚才围攻咱们的那些匈奴骑兵到底是打哪儿冒出来的呀?”
这突如其来的发问,让在场的几人皆是一愣。
裴和微微皱起眉头,沉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
其实吧,倒也不一定非得从阳曲大营那条路线走不可。
实际上,就在阳曲关附近的大山里,藏着好些条不为人知的山间小道。
虽说这些山路蜿蜒曲折、坎坷不平,行走起来颇为艰难,
可要只是小队人马通行的话,那还是完全没问题的。
依我看,先前咱们的辎重营遭遇到的那支匈奴骑兵队伍,十有八九就是靠着当地山民的指点,
找着了这些隐蔽的山间小路,然后借着突袭的优势,赶过来想截断咱们的粮道。而且肯定不会只有这么一只截粮的匈奴骑兵。
这么看来,匈奴大军怕是不再仅仅满足于在雁门一带劫掠了,
他们显然有继续挥师南下的野心!
眼下这局势啊,可以说变得越来越危急了!
裴和路过阳曲关大营时,关隘外围驻扎了两万的匈奴骑兵,
整座关隘被围了个严严实实。
裴和在阳曲关还碰到李家的一个参将,据他说,京城方面派出的援兵也已抵达平阳府,
按照正常行军速度推算,再过几天便能抵达阳曲大营。
“届时,手握重兵的三皇子想必会发起反攻,到时候也许雁门之围就能解了吧。”裴和最后仰头感慨道。
裴和这次过来主要是快速找到王小川,
至于辎重营是否能够如期抵达龙王岭,这一点相较而言已显得不那么至关紧要了。
此前,李世民在与纯县的二皇子以及大将军云定兴成功会合后,很快便察觉到一个严峻的问题——云定兴统领的大军内部粮草已然近乎枯竭。
但是面对雁门关紧迫的局面,云定兴与李世民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率领大军朝着雁门关挺进,
期望通过此举稍稍减轻一下困守于雁门关内皇帝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然而,现实情况却远比他们预想的更为艰难。
由于雁门关周遭的众多城池皆已沦陷敌手,想要从这些地方筹集到足够的粮草几乎成为一种奢望。
再加上那两万大军此刻正藏匿于深山之中,地理环境复杂不说,军队自身的物资消耗也比平日大出许多。
因此,眼下这批大军对于粮草的需求堪称迫在眉睫。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世民毫不犹豫地派遣裴和火速前往寻找王小川,
希望他能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