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刚刚过了秤,总共有六百五十斤整。”
“天哪,你一个小子居然能一次性运送这么多?”在丰泽园的厨房里,何雨柱将满载六百五十斤草鱼的竹篮卸下,这一重量让柳经理一行人直眨眼。
要知道在四九城,平时从鱼贩那里购买的草鱼最重也不超过十斤,而何雨柱这次运来的竟都是接近或超过二十斤的大鱼。而且这些鱼不仅体型健硕,一看就是肉质鲜美。
“各位大师傅,连柳经理,我也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鱼。只是亲戚托我把鱼带进城来卖,所以我开心地就给拉来了,不觉得很辛苦。” 何雨柱露出憨厚的笑容。面对他的这番诚实话语,张师傅建国与柳经理不禁又好气又好笑。
“虽然看着养得不错,但是味道怎样还得品尝才知道。” 柳经理微笑道。丰泽园作为四九城里知名的酒楼,当然格外重视食客的体验。
“试过就知道了,我保证这鱼一定非常鲜嫩!” 何雨柱指着放在水桶中的三尾正在活跃吐泡的草鱼,满怀信心地回应。
“看你这样子,柱子,你这是要做川菜里的名品——‘五柳活鱼’了吧?” 张师傅笑着询问。
这道菜之所以被称为“五柳活鱼”,背后有个故事:传说明朝末年的淮城有个叫乌龙潭的地方住着一位隐士。他居住在潭水旁,周围长有五株大树柳荫覆盖,闲暇之时喜爱于树下吟诗作对。每当兴起之时,则亲自捕捞一尾鱼自行料理,以此自娱。隐士自称为‘五柳先生’,由此得名,而他所烹饪出的鱼也被誉为“五柳鱼”。
另有记载提到,《光绪顺天府志》中描述:浙江西湖边的五柳居所做的煮鱼非常美味,因此名声远扬。
现在北京的餐饮店铺也学做这种菜品,同样称作“五柳鱼”。
无论是哪种说法,“五柳鱼”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广东、四川、京城等地都有不同的制法,虽然所用的辅助材料和烹饪方式各异,但都是各地知名的传统佳肴。
而在丰泽园,每当使用草鱼时,通常是由张建国他们来制做“五柳鱼”。
所以何雨柱决定制作的,也就是这道“五柳鱼”。
“这条草鱼有近二十斤重,处理起来确实不易。师弟,你一个人应付得了吗?”
师兄刘龙略带关心地问。
何雨柱瞥了刘龙一眼,然后轻轻摇了摇头。
大家见状都有些诧异。
他解释说:“这一次,我要做的是生鱼片。”
听到这里,柳经理感到十分惊奇:“生鱼片大多是来自日本的食物爱好者的偏好,没想到你竟然会做!只是,草鱼本身带有一定的土腥味,做这种菜似乎不容易吧?”
“通常草鱼的味道确实是比较腥的,但是这只鱼我采取了特别的饲养方法,可以保证腥味不太明显。”
何雨柱继续说到。
“此外,制作这种菜品对切工要求极高,若是技术不到位,做出的鱼片就不会那么鲜美。”
他说罢伸出手,直奔水中的草鱼而去。
那条草鱼竟未表现出强烈的抵抗,只是温和地摆了一下尾巴。
何雨柱抓起身鱼后,随即用一块白布将其紧紧裹住。
柳经理见此情景有些不解:“你要...?”
只见何雨柱拿出厨房用的刀,在白布上迅速划了几下,接着将刀收好。
然后提起白布,把它放回到装满水的桶中。
那之前被包裹住的草鱼立刻落入水中,轻松摇曳,仿佛无事发生。
“怎么了?刚才你明明已经砍下了刀,难道没有伤害到鱼?”
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张建国眼尖,捕捉到了何雨柱切下的动作轨迹,不禁皱眉思考。
他急忙走至水桶前,仔细检查里面的景象,最终震惊地停下了脚步。
原来那桶中的草鱼已被切掉了一部分,但是鱼没有出血也没有内脏受伤的迹象,这一刀极其巧妙准确。
怎么可能做到这种程度!
单凭这点展示的刀工技艺,就是张建国这个资深主厨都深感自愧不如。
“为了做生鱼片,我从鲤鱼中间部分精准取肉,既确保没有破坏鱼的内脏器官,又让鱼保持生命活性。”
“这样的处理虽显残酷,但实际上精准的刀法可以避免鱼只感受到任何痛苦,并且用于切割的刀具必须经过冰镇,否则未冷冻的刀刃会引起鱼剧烈的疼痛反应,鱼在极度不适 ** 内会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