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弟,你刀法精湛却一直隐而不发,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你这是……”
刘龙心中充满了不解与羡慕。
“现在你该信服了吧?世上的事,不可貌相;海里的水,不可斗量。”
“从此之后,还是得多动手少言辞。”
张建国此番话语落下,
众人皆心有戚戚然,无不频频点头以示赞同。
“准备刺身时,适当的温度控制很关键,需用冰保持低温。这里的冰正合其用,丰泽园内就有,随手可用。”
何雨柱轻轻敲碎数块冰,
置于盘底。
接着,用清水略微冲洗鱼肉后,
手中那利刃已开始游走于鱼肉之间,
一挥之下,便是一片薄如蝉翼般的生鱼片轻柔落下。
重复动作数次,
直至最后的一块鱼肉也被完美地切割成片,
盘中摆放的片片透明生鱼,
仿佛仅凭远处眺望,根本无从发现冰面上竟然还有这些精致的食物存在。
“这鱼片真是薄得出奇,若非近瞧还真难辨这冰上覆盖之物竟是鱼片。”
柳经理与在场者均感到无比震撼。
“如果此刻搭配一些芥末食用,则能更加凸显其清爽口感。”
“即使没有芥末也不妨,用新鲜柠檬佐酱油一同享用,风味同样美妙绝伦。”
何雨柱讲完,
恭敬地将装满生鱼片的盘子呈送至张建国师傅等人前。
而此时,
张建国二话不说,即刻拿起筷子,
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生鱼片,轻沾了些许酱油,然后送入了口中。
瞬间,张建国紧闭双眸,细细品味这道美食带给他的非凡感受。
片刻后,当他缓缓睁开双眼,
再次毫不犹豫地取过第二片鱼肉细细咀嚼。
每一口都让他的神情更加满足,而更多的则是震惊。
张建国立于当场,
眼前的这片刺身不仅无任何腥气,
反而在其细嫩之中带有丝丝清甜之感,
“这哪里是普通的鱼肉,这分明已经升华成为了艺术品!难怪日本人如此钟爱刺身。”
柳经理也随之尝了一口,
立刻就被那难以言喻的好滋味吸引,
几乎到了停不下来的程度。
同样的体验,师兄刘龙等人也无法自拔。
“实际上,享受刺身并不局限于日式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早在周代就有了食用‘鱼脍’的传统,最早的记载甚至可以追溯到周宣王时代。”
“例如,东汉末年的文人曹植亦对此情有独钟,在《名都篇》一诗中便有所体现——『脍鲤臇胎虾,炮鳖炙熊蹯』,描述的是将新鲜的鱼肉配上特制的小虾调料一起食用的情景。”
“而进入南北朝之后,又诞生了被誉为我国古典美食巅峰之作的‘金齑玉脍’,其具体制法被收录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编撰的《齐民要术》中。”
“特别是关于『八和齑』这一章节的记录非常详细,这里提到的一种特殊调味料——由大蒜、生姜、柑橘、白梅、烤栗子、糯米、盐以及酱等材料混合而成,非常适合用来调和鱼脍的独特风味。”
“搭配这些酱料,生鱼片的味道会变得极其鲜美且不失清爽。”
“柳经理,我这些鱼的质量没问题吧?”
何雨柱这时显得颇为兴奋。
虽然重生了一世,但前世学过的知识他并未遗忘,反而记忆更加深刻。
听着何雨柱的说明,
众人无不眼前一亮。
张建国也颇为自豪地说:“看来以前真小看你了,想不到你对美食历史的理解如此深入。”
“算你走运,这次你做得生鱼片实在太美味,我这师傅就原谅你了。”
张建国翻了个白眼,嘴上不饶人,心中却是暗自得意,庆幸收了何雨柱这位才华横溢的徒弟。
师兄刘龙也是喜上眉梢。
何雨柱越出色,身为师兄的他自然就越有面子。
一旦何雨柱能够登上国宴的大舞台,那就是每个厨师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
可以与子孙炫耀好几辈子。
“柳经理,觉得我这徒弟的鱼怎么样?”
张建国微笑着向柳经理询问。
柳经理无奈中带有赞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