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有人进来通知何雨柱:院子中的贾东旭案件即将开庭,需前往法院出席旁听庭审。厨房里的何雨柱听完蔡全无所传的话后表示同意,并安慰担心自己的朋友不用担心此事。当见到接他去法院张强时,这名公安向曾经在报纸上被称为抓敌英雄且亲眼看到过他英勇表现的何雨柱投来敬佩的眼光和正式敬礼。这不仅让人联想到几个月前那次成功抓捕敌特的经历,更让当时目睹一切的人对这个年轻男人刮目相看。
此话令大家一阵附和,纷纷指责起贾张氏的行为不当。就连平日里沉默寡言的许富贵此刻也发表意见说不需要过多牵扯何雨柱:“柱子每天都忙碌无比,大家还是各做自己的事吧。实在不行再找警察。”
这番讨论迅速结束,大家也都散了回去。显然,对于贾张氏一家人的无理取闹,众人心中已然不胜其烦,并逐渐达成共识——不再纵容,也不再寻求调解途径。
而面对这一连串变化,易中海和聋老太则显得困惑与不解。他们疑惑,身为院子当家人之一的何雨柱,为何却采取如此消极的态度对待这场争执?
尽管内心充满了不解与抱怨,但也深知现在最重要的是各自安生、静候事情的进展才是上策。于是人们默默解散,回归各自的日常生活之中。
“妈,我们回去吧。” 秦淮茹轻拉了一下贾张氏的衣角,语气中带着些许无奈。
贾张氏却不甘心地冷哼了一声,回应道:“易中海,这件事我不会轻易罢休!如果我儿子东旭真的出事了,到时候你自己看着办。”
贾张氏深知对付何雨柱并非易事,因为他可算是四合院里的一个“硬茬子”,一不高兴,可能会让她吃不了兜着走。为了保全自己,她把矛头转而对准了易中海,希望借此给他施压。
就在这时,聋老太忍不住了,气急败坏地举着拐杖追打贾张氏,嘴里还骂道:“你这个不知羞耻的东西,居然还想让我们赔偿?我先跟你算账!”一边说,一边用拐杖不停地敲打她。贾张氏被追得狼狈不堪,最终只得仓皇逃回自己家。
聋老太和易中海见状都感到很不愉快。这时一位大妈实在看不下去了,提醒易中海:“中海,还是别招惹何雨柱了,那家伙就像瘟神一般,沾不得,你们在他手里讨不到便宜的。”
易中海瞪了那位大妈一眼,“你少管闲事,一边去。” 她只好默默退开,去厨房烧水准备为聋老太泡脚。
易中海转而问聋老太的意见,“老太太,您觉得这事儿该咋办呢?”
“还能怎么办?”聋老太皱起眉头,“先停一阵看看情况再说,我再想想其他办法。”
次日清晨,何雨柱如往常一样送妹妹何雨水去上学,经过院子门口时,看到易中海和秦淮茹正站在那里说话。
易中海迎上前,说道:“柱子,东旭的事情能不能通融一下?关于赔偿的事我们商量过了,我们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个四方院并补偿三百万。”
秦淮茹也在易中海的示意下,当场落泪并跪倒在何雨柱面前,哭诉道:“何雨柱哥,我知道我家东旭对你不起,在外面诽谤你,但是看在我怀有身孕、孩子出生后可能没有爸爸的份上,请你网开一面,放过东旭。”
秦淮茹恳求道:“我真的求你了。”
她甚至还当众给何雨柱磕起头来。
易中海也帮腔:“柱子,我也舍下这张老脸求你了,东旭坐牢对谁都不好。他家就他这么一个独子,新婚不久,真要被抓了,工作也没了,家里就全完了。”
面对这样一幕,何雨柱依然面无表情,冷静地说:“我只服从公安部门的判决,具体处理结果还是由他们说了算。”
这句话表明了他的态度:是非曲直自有公论。
何雨柱说完后转身就走,那毫不犹豫的步伐仿佛丝毫不在意周围的眼光。易中海见状,顿时怒火攻心,面色阴沉得如同乌云蔽日。
“何雨柱你……”望着离去的身影,他的脸色越发铁青。
邻居们纷纷窃窃私语,议论纷纷。大家对易中海口中提到秦淮茹和他低三下四求情的画面感到厌恶。“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年你们怎么对何大清和白寡妇,现在好了,人家日子过得好了,就开始编造说何雨柱是特务来陷害,贾东旭被抓也还想让何雨柱谅解,真是异想天开。”听到这些话,易中海脸色十分难看。被邻里当面斥责,让他感到颜面扫地,“够了!我易中海的决定,轮得到你们指手画脚吗?”然而,邻居们的冷嘲热讽丝毫没有停歇。“说实话不行吗?怪不得断子绝孙呢,就这点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