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身着一袭玄色锦袍,肌肤白皙胜雪,透着温润的光泽。剑眉斜飞入鬓,恰似两把出鞘的利刃,凌厉而不失英气。
举手投足间,尽显皇家风范。
这般超凡脱俗的风采,谁又能想到,这位尊贵的太子,竟是女扮男装!
她正是八王之乱之时,亲自带兵进京勤皇稳住朝局的公主——乾灵玉。
大乾唯一能被封王的公主——乾武王,亦称天则公主!
她自从进京之后从不女装,腰间一支佩戴尚方宝剑,随时出兵镇压一切京都叛乱。
乾灵玉的威名不下当今的另一个藩王铁凤凰,她和铁凤凰不同的是,铁凤凰是继承夫家王爵,而她则是实打实地自身带兵打仗杀出的威名。
可惜的是,她终究是女将,更因为铁凤凰不听调遣,她回到京都后处处受制于人,好的意见从不被自己父皇采纳。
如今,江锋的出现,或许能给她找到破局的路线。
“父皇,不可!”
太子站出,立马给予反驳。
“江锋若真有才学,为何不入京科举?此人身份存疑,不可贸然重用。”
“再就是,他为功利而创立麻魁军,这敏感时期,若是传到诸国耳中,会让他们以为我大乾如今已经无兵可用,趁机进犯边境,会让我朝陷于被动之中!
太子语言恳切,一副忧国忧民的姿态。
“皇上,太子所言极是。如今我大乾四面楚歌,应韬光养晦,切莫再穷兵黩武,劳财伤民。”
左丞相站出,支持太子。
“臣等附议!”
一众文臣纷纷站出支持。
“父皇,正是因为我大乾如今诸敌环侧,更应该论功行赏,培养更多江锋这般将帅之才,以保我大乾万年基业不倒!”
乾灵儿居安思危,据理力争。
“十九妹此言差矣,我并未说不培养江锋,而是希望父皇下旨让他进宫面圣,聆听我大乾国学府百家大师教诲,把一身才华报效于朝堂之中。”
“而且我听说江锋已成为蛮夷公敌,放置边疆既容易被敌人暗杀,亦或者刺激蛮夷冒犯我大乾边疆,召其进京方是上策。”
太子脸色阴沉道,才不管什么将才,只想着怎么把江锋打压一番后,施舍点钱财纳入太子府。
“他是将才,让他来京都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公主言重了,将帅之才都倨傲不逊,若是不加以教化,无法无天,何以管束?”
“那本公主倒是要问问儒大学士,八王无一不接受你们国学府教化,如今可有几人接受管束?”
……
“够了!”
龙颜震怒,朝堂鸦雀无声。
本是高兴的事,却因为江锋的受封问题,朝堂竟然出现派系之争,实在是让乾皇再次生出一股无奈之心。
“此子既然说了‘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那就让他暂且留在边疆。”
“拟旨:张平引荐才子有功,功绩卓越,封归德中郎将,可统军一万,直属蒙将军管辖,军功公大夫。”
“江锋,封致远校尉,受令于张平,可统军500,军功?升不更?,家族免充更卒,岁俸200石。”
“令,赏赐黄金万两,黄马褂一件,朕之外可不行跪拜之礼!”
“十三皇子,率领使臣谈判……无功,罚抄《增广贤文》一千遍,一个月内发回京都我亲自查阅。”
……
随着乾皇的封赏令一出,群臣低头不语。
听那封赏,看似不怎么赏赐江锋,却又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心腹臣子来培养,不给太子或者天泽公主培养羽翼的机会。
退朝之后,天泽公主立马招来心腹,道:“你速派人回张平密信,让他务必要江锋帮忙写一份出师表,进驻岭南之地,万不可受令回京,否则性命危矣!”
“公主,属下不明,陛下未曾下旨让那江锋和张平回京,为何您要让他们不要回来?”
心腹不解道。
“我父皇这是先封后召!若是我没猜错,封赏第二天,定有八百里加急召张平和江锋来京效命!”
“张平封中郎将,中郎将之责向来是守卫京都,你说他要不要回来?”
“江锋同样封了黄马褂,亦称呼为‘行围褂’,一般赏赐给有功大臣,或者大内护卫狩猎之时方会穿上,你说他是不是也要召他回京?”
“我父皇年将朽木,修武还出了岔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