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议大夫魏征何在?”
魏征听出来,这是李世民身边的无舌公公。
来不及整理衣服,急忙起身出门,魏叔玉也紧跟其后。
两人走出府门,就看到无舌公公手里捧着一道圣旨,正站在魏府门口等着。
“原来是无舌公公,不知无舌公公前来,有失远迎,恕罪。”
魏叔玉也认识无舌,见他手拿圣旨立在门前,知道不能怠慢,急忙上前行礼。
无舌却摆手示意无妨。
“谏议大夫接旨。”
魏征闻言,急忙走下台阶,挺身而立,拱手听旨。
魏叔玉也急忙跪伏在地。
毕竟魏征是谏议大夫,是官员,他魏叔玉不是。
“敕令:贞观元年,谏议大夫魏征,为人刚直不阿,敢于直言,殿中谏言,不畏皇权,为民请命,不负朕之期望,不负百姓之期望,特此,赐予宝弓一把,丝绸五匹,望卿不负所托,继续为大唐效力,此令。”
无舌一字一句的念完,手底下的人手捧托盘,托盘上放着一把宝弓。
还有一人托着几匹丝绸。
“臣魏征,多谢陛下赏赐,吾皇圣恩。”
双手举过头顶,微微躬身。
无舌将圣旨放在魏征手中,就算是宣读完了,他也要回去了。
“无舌公公辛苦,府中有凉茶一壶,无舌公公莫要嫌弃。”魏叔玉上前行礼。
这倒不是他多圆滑,只是因为魏征太刚,让他留人喝茶?不可能。
这无舌跟在李世民身边十几年,比一般的妃子都受宠,不能得罪。
无舌公公温和一笑,这魏叔玉跟魏征简直两个性子。
也是,万一也随了老爹的性子,恐怕李世民也忍不住砍人。
毕竟魏征确实大才,好好培养培养儿子,这魏叔玉也是个可用之才。
李世民之所以下这道圣旨,是为了给世家一点心理压力。
早朝时君臣二人演了一出大戏,让他们以为李世民穷途末路,为了钱粮卖官鬻爵。
魏征跟李世民大吵一架,引得李世民要砍了魏征。
但既然能安稳退朝,那就代表了魏征死不了了,毕竟朝中谁不知道他李二有个好媳妇。
这一道圣旨下的合情合理。
至于要不要听魏征的谏言?这个就耐人寻味了,只说了敢于谏言,不畏皇权。
其他的一句没提。
所以,得到消息的世家又不安稳了。
那这粮还捐不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