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诸位可是听清楚了?”
李世民点点头,双眼扫过下面各有心思的大臣们。
本来李世民宣布李恪同李承乾一起,跟孔颖达学习,下面不少人都动了小心思。
支持李承乾或者说是长孙无忌一派的人,心里并不开心,甚至反感。
因为李恪要是想争储君之位,比李泰都方便。
你看看朝堂上那些官员,还有不少是隋朝的呢,李恪身份摆在那,只要摆明了想争,你猜猜看那些人会不会支持?
再加上李世民对李恪的喜爱,谁不觉得他有希望争一争。
那些前朝的官员却开心的很,他们不少人想搭上杨妃,让她好好教导李恪,努努力,说不定李世民一个开心,加上杨妃的枕边风,就让李恪成了储君呢。
今天这一出戏更让他们的小心思难以掩饰。
皇帝亲口许诺,汉王改封蜀王,同太子一起拜师孔颖达。
这就是直接把李恪摆在了跟李承乾同样的高度。
“朕在问你们,可听到汉王的话了?”
见下面没人回话,李世民面带不悦,语气也变得不善。
“臣等听到了。”
下面一群人这才回话。
“好,既然都听到了,那朕就不多说什么了,自今日起,汉王改封号为蜀王,授益州大都督,可有意见?”
这一下下面顿时炸锅,就连李恪都疑惑的看着李世民。
一个皇子,封了地方的大都督,到底是什么意思?
特别是现在的益州,无论人口还是经济,都是数一数二的繁华。
是要保护他?还是直接拿出来给太子做磨刀石呢?
下面不少人各有心思,长孙无忌更是面色难看。
最近一段时间,他可以说是诸事不顺。
今天这事更让他憋闷。
不过他一个合格的老狐狸,表面功夫做的很好。
一言不发,抱着笏板装没听见。
不恭喜,也不给你甩脸子。
光禄大夫萧瑀带头高呼道:“陛下英明。”
一些隋朝旧臣也是立马附和,一时间,不少人都纷纷同意。
这是李世民想出来的保护李恪的方案。
封地方大都督,给隋朝旧臣一个安慰,也让李恪有自保能力。
摆明了告诉有心思的人,别想动他。
也是摆明了说一句,太子是太子,王爷是王爷,不会有变化。
“好,既然如此,阿南,拟旨,敕令天下!”
李世民不容置疑的语气让下面没人敢反对。
张阿南领命,亲自替李世民誊写一遍圣旨。
“敕令:贞观二年……”
一封正式的圣旨宣读完毕,代表李恪正式成为蜀王,领益州大都督。
李恪双膝跪地,恭敬领命。
这边刚刚结束,李承乾就有了动作。
只见他无视一群国公大臣们诧异的目光,转身走向那个还跪在地上不敢动的太常博士。
“抬起头来。”
李承乾身高五尺有余,一米五还多的他,此时正俯视着这人,语气带着冰冷,脸上不复平日里的平和。
那太常博士这才缓缓抬头,身体微微发抖,不敢直视李承乾的眼睛。
“孤问你,可识得孤了?”
“微臣识得,识得。”这人双手行礼,显得恭敬非常。
“那可识得孤的弟弟了?”
“识得,识得。”
“呵呵,识得就好,明礼。”
李承乾呵呵一笑,招呼李恪也过来。
李恪不明所以,把手里的圣旨暂时交给无舌公公,让他保管一下,迈步走到这边。
“大哥。”李恪规规矩矩的给李承乾行了个礼。
“嗯,恪弟,可听大哥的话?”李承乾点头,微笑的问道。
“明礼自然听。”
“好,孤的好弟弟,那你给我狠狠的抽这家伙一顿,让他长长记性,孤不说停,你不许停。”
李承乾笑呵呵的拍着李恪的肩膀,语气带着玩笑的意味。
李恪一愣,不明白李承乾要做什么。
直到李承乾给他使了个眼色,他才反应过来,二话不说,对着那太常博士就是一个嘴巴子。
“啪”的一声脆响,朝堂上那些大臣终于反应过来,忍不住打了个激灵,替太常博士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