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也是心思剔透之人,只是喝多了酒,再加上贾诩有意套话,因此多说了几句。此时听贾诩如此说,立即就警惕了起来,酒意也醒了几分,一时也拿不住这是贾诩自己的意思,还是刘忠授意。
如今自己和刘忠之间的这个关系也确实有点尴尬。从兄弟情义上来说,自己是大哥,刘忠自然应该听从、尊崇自己这个大哥。可是自己发展不理想,自己只是区区一县令,还是托了刘忠的福。而四弟刘忠却扶摇直上,已经是一方重臣、有兵有将,更重要的是麾下已经有了一帮文臣武将,就算四弟愿意以自己为尊,他麾下的那些文武又岂能甘心?
就比如说这贾诩,此时说出这样的话来,难说有没有警示自己之意,说不定就代表了四弟麾下文武的意思。看来上次开会,四弟欲让首位于自己的事情,已经引起了这些人的不满。
可是自己应该怎么办呢?就此认四弟为主?那自己的雄心壮志岂不是就此付之流水?离开四弟单干?且不说千难万难,当初兄弟结义时候的誓言呢?自己若是为了主从导致兄弟四人分道扬镳,岂不是惹人笑话?
刘备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陷入了沉思之中!
贾诩见刘备踌躇不语,隐晦的看了看刘忠。
刘忠本来酒量就颇大,贾诩套刘备话的时候,刘忠也想听听自己这位大哥的心声,因此也没有阻止。此时见刘备踌躇,气氛多少有些尴尬,便佯装带着几分醉意站出来圆场。
“军师有所不知!我兄弟四人结义之事,就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我四人本为一体,自然要齐心协力,报国安民!这不仅是大哥之志,也是我兄弟四人之志!”
“主公兄弟之情,着实令贾诩羡慕啊!”贾诩又端起一杯酒,对着刘备笑道:“若能听听玄德公讲讲公等结义之事,贾诩三生有幸!”
“今日备已不胜酒力!”刘备也意识到自己刚才沉默的不妥,很快就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也端起酒杯对着贾诩说道:“军师愿意听,不如来日刘备备下薄酒,请军师过府一叙?”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贾诩呵呵轻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如果是刚穿越过来,见了刘备这样的大佬,你让刘忠纳头便拜,刘忠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甚至会暗自庆幸抱了个粗大腿。然而刘忠混到如今这个地步,想法自然和当初不同,一朝权力在手,谁愿意主动让出主导权呢?
更何况刘忠相信自己能力可能不如刘备,但是自己多了近2000年的见识,知道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是什么,这是刘备不可比拟的优势。如果自己真的能够主导大汉的进程,一定会比刘备更能使大汉更加辉煌!
如果自己真的因为结义之情,将兄弟四人的主导权让给刘备,那是不是对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有点不负责任呢?
“如果三位哥哥愿意跟着我,那我绝对不会负了三位哥哥!如果大哥想要自己单干,那我也会分给大哥些人马助他早日得到一片基业。我倒是要看看,我这穿越2000年的时光带来的见识,能不能做的比大哥更好!”刘忠在心中暗暗的想着,这一刻才真正的决定,自己不要再做抱大腿的小弟!
打定了主意,刘忠心里也顿时变得轻松起来,心思也变得更加的敏锐。听现在贾诩这样说,刘忠自然明白是贾诩要私下劝刘备。以贾诩对于人性的把控,必定会让此事有个完美的结果。
“三位哥哥,军师,今日我们只饮酒,不谈其他!”刘忠举起了酒杯:“来,饮胜!”
贾诩此时突然觉得刘忠像是有了改变,但又说不上来改变了什么。只是无端的觉得,主公身上仿佛多了些许舍我其谁的霸气!
刘忠回到涿郡之后,迟迟没有去见幽州牧刘虞,原因就是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自己不知道应该在两人之间如何站队。
刘忠非常清楚,自己不能和刘虞与公孙瓒相比,不像两人在幽州都有自己的根基,自己若是一步踏错,可能就会万劫不复。
刘虞代表的是幽州老牌世家的利益,主张安抚胡人,不断的赏赐胡人,与胡人有更多的贸易往来,从中也能攫取大量的经济利益。
而公孙瓒代表的是新兴军事贵族的利益,他们以边功起家,对于胡人基本就是斩尽杀绝的原则。而为了多立军功,在刘虞不断削减军队供给的情况下,难免穷兵黩武,抢掠百姓,甚至连刘虞给胡人的赏赐也照劫不误。
两人的嫌隙越来越大,在给朝廷的上书中也开始互相攻击。之前刘虞摆鸿门宴,试图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