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安城中。
丞相魏征急急忙来到金銮殿,太子殿下李治临朝,便俯伏金阶说:
“殿下千岁在上,臣昨夜得一梦兆,甚为奇怪。”
殿下李治说道:
“老王伯,未知什么梦兆?”
丞相魏征说道:
“臣昨夜梦中,见我三弟秦琼来到床前,谏言几句道:‘你为掌朝宰相,为何这等不小心?万岁到东辽,把殿下托你保护,权掌朝纲,料理国家正事,今日下三两日内,有朝中奸臣谋叛,欲害储君,你为何不究心查访,四门紧闭。过了三天,决无大事。若不小心,弄出大事,你命就罪该万死了。’臣此梦兆甚是奇怪,朝中哪个是奸,哪个是佞,叫老臣也无处去查。”
李治说道:
“秦老王伯在日,尽心报国,一片忠心,今死后有这番言语,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他说把城门紧闭三天,决无大事,不免降旨,今日就把四门紧闭,差将守城。”
丞相魏征传下令来,把城门紧闭了,君臣们在金銮殿上议论纷纷。
到了次日早上,张士贵父子领兵到了长安城,往上一看,只见光大门早已紧闭,吊桥挂起,心中惊骇,说道:
“我的儿,为什么光大门关闭,难道有人通了线索,预先防备我们前来,所以把吊桥高挂,四城紧闭?”
长子张志龙说:
“爹爹,我们从东辽国来,人不知,鬼不觉,何人知道我父子存反叛之心,先把城门紧闭起来?必然是有别样事情。今日可对殿下说,朝廷奏凯回朝,自然开城,放我们进去。”
张士贵说:“这也有道理。”
连忙带马到护城河边,叫一声:
“城上的,快报与殿下得知,今万岁爷奏凯班师,歇马登州,先差张士贵在此,要见殿下,快快开城。”
那城上军士一见,说:
“大老爷,请候着,待先去报殿下,然后开城。”
张士贵道:“快去通报。”
军士来到午门禀知,黄门官上殿奏说:
“殿下千岁在上,外边有三十六路都总管,七十二路总先锋张士贵到了。说朝廷圣驾今已班师,先差张士贵来见殿下,望千岁降旨开城。”
李治殿下听报父皇班师,喜之不胜,立刻降旨,去放张士贵进城。
丞相魏征连忙止住道:
“殿下千岁且慢。秦三弟托梦,原说要把城门紧闭三天,才无大事。刚刚昨日闭城,才得二天,就有张士贵父子到来。万岁奏凯还朝,岂可预先无报,事有跷蹊。臣看张士贵父子短颈缩腮,将来必有反叛之心,不可乱开,且往城上去问个明白。”
李治说:“老王伯言之有理,快到城上去。”
群臣上马,带了文武大臣,离了午门,上城头一看,只见张家父子人等,满身结束,坐马端兵,后有数千雄兵,摆列队伍,满面杀气。
丞相魏征问道:
“张先锋班师了么,陛下圣驾可曾到否?”
张士贵听言抬头,一见殿下同魏征在城上,心内欢悦,连忙应道:
“正是。陛下奏凯班师,歇驾登州,先差小将到来,料理国家大事。未知光大门为何紧闭?望老丞相快快开城。”
丞相魏征说:
“我受秦元帅梦中嘱托,他说今日有奸臣不法,欲夺天下。叫我紧闭城门,待朝廷亲到长安,然后开城。今陛下已在登州,不日就到,张先锋请外面扎营安歇,待等圣驾到了,一同放你们进来。”
张士贵听见此言,吓得浑身冒冷汗,说:
“好个秦琼,你死在阴间,还要来管国家大事。也罢!”
于是叫一声道:
“老丞相,我实对你说,朝廷与众大臣被番兵围困在越虎城中,并无大将杀退,小将焉有神仙手段去救万岁,想来君臣不能回朝的了,因此我把战船齐开到中原。想殿下年轻,不能理国家大事,不如让我做几时,再让你做如何?”
丞相魏征大怒,喝道:
“呔!你这该死的狗头,朝廷有何亏负了你,却如此丧心!既然万岁有难在番邦,理当尽心救驾,才为忠臣,怎么私到长安,背反朝廷?幸亏秦元帅阴灵有感,叫我紧闭城门,不然被你反进城来,我与殿下性命难保。”
张士贵说道:
“魏征,你不过一个丞相,难道我张士贵立了帝,少了你一家宰相职分么?快快开城,放我进去就罢!若有半句不肯,我父子攻破城门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