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公在朝堂之上,向天子奏道:“万岁,西番与东辽不同,那些鞑子,个个皆是能人,极为厉害。此次出征,陛下必须御驾亲征,方可确保胜算。”
万岁道:“先生所言极是,苏宝同这贼子,朕对他痛恨至极,定要将其活擒,碎尸万段,方能泄朕心头之恨,解朕心中之气。”
军师徐茂公应道:“那是自然,陛下圣明。”
圣上当即降旨,着户部速速催促各路粮米,户部领旨而去。圣上把龙袖一挥,驾退回宫。
次日清晨,薛仁贵吩咐兄长王茂生前往山西,一则安抚二位夫人,二则告知八位总兵周青等人,让他们勤加操演三军,以备不日调用。
薛仁贵于教场之中,专心操演三军。只待选定吉日,便准备兴兵前去征西。
过了半月,薛仁贵上金銮殿,奏道:“臣已将三军操演得精熟无比,现候万岁旨意,几时发兵?”
圣上说:“徐先生已选定明日起兵,请王兄回衙做好准备,明日就要发兵了!”
薛仁贵领了旨意,退回帅府,自是一番忙碌。此时,各府公爷皆用心办事。
到了次日五更三点,圣上登龙位,只见文官齐聚朝堂,武将皆在教场候命。
大元帅薛仁贵身着戎装,威风凛凛地上殿。
当驾官在堂前捧过印绶,交与元帅。
皇上御手亲赐三杯酒,薛仁贵一饮而尽,谢恩后退出午朝门,跨上赛风驹,直奔教场而来。
此时,众公爷早已在教场等候迎接,他们个个戎装披挂,身佩宝剑,悬挂钢鞭,纷纷上前说道:“元帅在上,末将们在此候接。”
薛仁贵说:“诸位兄弟将军,何须远迎,随本帅一同上教场便是。”
诸家兄弟及驸马秦怀玉等人,随元帅来到教场中。
只见团总兵营官员,以及游击、千总、参将、百户、都司、守备等一班武职人员,皆头戴金盔,身披银铠,跪地迎接元帅。
薛仁贵吩咐众人站定在教场两旁,当中三军齐齐跪下,点齐队伍,此次共起兵三十万。
薛仁贵任命秦怀玉为先锋,说道:“你带领一万人马,务必过关斩将,遇水搭桥。此次前往西番,不比征东辽,这些鞑子极为骁勇善战。你一到边关,先停兵待命,等大军到齐,再开锋打仗。若私自开战,本帅一到,定要治你的罪。”
秦怀玉得令,威风凛凛,头戴白银盔,身穿白银甲,内衬白罗袍,腰挂昆仑剑,左悬宝弓,右插利箭,手执提罗枪,跨上呼雷豹。
尉迟兄弟为左右接应,负责护送粮草;程铁牛、段林、胜贤负责保驾。鲁国公程咬金、英国公徐茂公,陪同天子在金銮殿降旨,命左丞相魏征料理国家之事,托殿下李治权掌朝纲。
天子降旨已毕,随后同鲁国公、英国公出了午门,跨上日月龙驹马,一同来到教场。
元帅薛仁贵将天子接入御营,即刻宰杀牛羊,祭了军旗。
薛仁贵对程咬金说:“老柱国,晚生前些日子曾有言,要将李道宗祭旗,老柱国当时一力担当。如今皇叔不来,晚生承蒙老千岁多次相救,一直未曾报答。今日论及国法,还望老先生代替皇叔,成就此事。”
程咬金听了,大惊道:“这可使不得,待我去把他拿来!”
程咬金走出帅台,心中寻思:王爷怎能轻易捉拿?转念一想,有了主意。他取来一支令箭,传先锋秦怀玉。
秦怀玉前来,问道:“老叔父有何吩咐?”
程咬金说:“贤侄,如今事情不妙,李道宗没来,元帅要拿我祭旗。你到王府去,切不可说捉拿他,若说捉拿,他定然不肯出来。只说奉旨被点为先锋,特来向他辞行,将他骗至银銮殿,再叫人拿住,押到元帅这里,我便没事了。”
秦怀玉依言,来到王府,叫人通报,说驸马爷被封为先锋,要去征西,特来辞别。家将报进王府,告知王爷。
李道宗心想:秦驸马乃朝廷爱婿,如今前来辞行,我怎能不见?便令左右请驸马进来。
秦怀玉果然下马,来到银銮殿,李道宗出来相迎。
秦怀玉一见李道宗,立即命左右将其拿下。
李道宗惊问:“为何拿我?”
秦怀玉说:“圣上在教场,命我等来请王爷前去商议大事。”
于是带着李道宗,出了王府,直奔教场而来。
那个倒霉的张仁,见王爷被带走,也跟到了教场。
程咬金一见,大喜道:“贤侄立了大功,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