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探子又前来禀报:“元帅爷,苏宝同又在城外讨战。”
元帅薛仁贵闻报大怒,连忙穿戴整齐,准备妥当。
帐下八位总兵官,以及程铁牛、秦梦、段林、王君一、尉迟号怀等人,都来到帐前,向元帅请命,要一同出阵破贼。
薛仁贵说道:“众位将军还需守城,本帅有八员总兵随阵,就不劳诸位将军一同前往了。”
众将齐声说道:“元帅这是哪里的话,元帅出阵,末将们理当相随听令。”
薛仁贵不再推辞,跨上赛风驹,三声炮响,城门大开。
战鼓擂动,声如雷霆,二十四面大红威勇旗左右分列,一行人浩浩荡荡冲出城来。
薛仁贵头戴亮银盔,双龙蟠绕在盔顶,威风凛凛。
身穿银丝铠,中央护心镜闪烁寒光,内衬暗龙袍,尽显尊贵。
背后插着四杆白绞旗,随风猎猎作响;左挂宝雕弓,右插狼牙箭,箭在囊中,锋芒毕露。
腰间悬挂豹皮虎鞭,更添几分霸气。
坐下一匹赛风驹,神骏非凡,手中执着画杆方天戟,威风八面。
队伍后面,一面大旗高高飘扬,上面大书 “天朝招讨元帅” 几个大字。
薛仁贵来到营前,抬头望去,只见那苏宝同头顶青铜盔,两边高挑雉鸡尾,随风摇曳。
粉白的面庞,颔下微须,显得英气十足。
身穿青铜甲,甲上龙麟五色斑斓,光彩夺目。
内衬绿柳袍,袍上绣着二龙争珠的图案,栩栩如生。
前后护心镜,熠熠生辉;背后背着葫芦,里面暗藏飞刀。
身侧插箭飘旗,左边悬弓,右边插箭,搭配得恰到好处。
足蹬虎头靴,尽显豪迈,坐下一骑白龙驹,嘶鸣不已。
手中握着大砍刀,寒光闪烁。
身后扯起一面大红 “灭寇大元帅” 旗,也威风凛凛,气势不凡。
薛仁贵扣住马缰,大喝一声:“你这狗鞑靼,可是苏宝同?”
苏宝同答道:“正是本帅,既然知晓本帅之名,为何不早早自刎,将首级献来?”
薛仁贵大怒道:
“你不过是无名小卒,竟敢擅伤我天朝大将。本帅还未找你算账,你却又在关前逞强。今日本帅奉旨,要为三位将军报仇。你难道没听说过本帅方天戟的厉害?当年本帅曾凭此戟大破高丽国,敌军百万雄兵皆不是对手,盖苏文更是畏我威名,自刎而死。
你不如早早卸甲归降唐朝,面见圣上,或许还能保住性命。否则,待本帅将你捉住,定要将你斩尸万段,以祭奠驸马以及尉迟二位将军。若你敢有半点违抗,本帅定要将你灭尽!”
苏宝同回应道:“你休要口出狂言,你就是那什么元帅薛仁贵?”
薛仁贵道:“既然知晓本帅之名,还不快快下马请罪!”
苏宝同说道:
“薛蛮子,你有所不知,我与大唐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恨之入骨。我也知道你骁勇善战,但今日我定要将你一刀两段,方能解我心头之恨。”
说罢,手持大砍刀,朝着薛仁贵头顶用力一挥,大喝一声:“薛仁贵,看刀!”
这一刀势大力沉,带着呼呼风声,朝着薛仁贵头上砍落下来。
薛仁贵不慌不忙,将画杆方天戟往上一枭,只听 “当啷” 的一声巨响,那刀竟被反弹回去,反向苏宝同头上砍去。
苏宝同心中一惊,暗叹道:“果然名不虚传,这薛蛮子好厉害!”
当下,他立刻冲锋向前,圈转马头,再次挥刀,朝着薛仁贵砍来。
薛仁贵又将刀枭在一旁,随后持枪朝着苏宝同的前心刺去。
苏宝同大喝一声:“来得好!” 把大砍刀往上一抬,挡住了这一戟。
薛仁贵两臂用力一振,说道:“这狗蛮子,竟能挡住我这一戟,倒也有些本事。”
二人转马交锋,你来我往,激战四十回合,依旧难分胜负。
又战了十回合,苏宝同渐渐体力不支,只累得气喘吁吁,战马也疲惫不堪,刀法变得凌乱起来。
他汗流浃背,浑身酸麻,口中连称厉害。
这苏宝同终于抵挡不住,带转马头,落荒而逃。
薛仁贵大喝一声:“哪里走!”
纵马随后追赶。
天子在城头望见元帅得胜,心中十分喜悦,对徐茂公说道:“军师,你看王兄得胜,苏逆贼果然被他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