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留住少年将军,将其带回自己府中。
程咬金问道:“小将军,你姓甚名谁,有何本领,竟敢来揭此榜文?”
薛丁山恭敬启言道:
“老千岁,我乃平辽王之子薛丁山。当年蒙师父以仙法救去,数年来教习兵法。如今师父命小将下山,前往西凉救君救父。现今我与母亲、妹妹一同到此,望老千岁奏明殿下,容我领兵征讨西辽。”
程咬金听后,大喜道:
“小将军原来是平辽王之子,真是恭喜!且一同去朝见殿下。”
二人一同上马,来到午门。
当驾官赶忙奏明李治,殿下随即升殿。
程咬金与薛丁山上了金銮殿,殿下问道:
“原来是薛王兄。卿家有何本领,敢担此重任去征讨辽邦?”
薛丁山奏道:
“千岁在上,臣父承蒙圣上洪恩,拜将征西,随驾前往番邦,不料被困锁阳城。今闻千岁招纳贤士,臣得仙师传授兵法,岂惧辽兵百万,及那苏宝同之厉害?此去定要杀死苏贼,平定西番。”
殿下举目一看,只见薛丁山果然相貌不凡,人才出众,实乃大将之才,心中大悦,即封薛丁山为二路元帅。
在殿上当众挂帅,亲自赐三杯御酒,说道:
“王兄领兵前去,愿你一路上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救了王父龙驾,得胜回朝,其功非小。”
薛丁山谢恩。
程咬金说道:
“千岁,救兵如救火,殿下速降旨意,命各府爵主明日在教场点起大队人马,连日连夜往西番救龙驾,此事十万火急!”
殿下回应:“老王伯,这个自然要紧。”
当即降旨,各府公爷领旨回家,各自整理盔甲,殿下千岁回宫。
薛丁山来到程府,程咬金设酒饯行。
到了五更天明,各府公爷俱已戎装披挂,收拾得整整齐齐,来到教场中听令。
薛丁山头戴太岁盔,身披天王甲,外罩朱雀袍,背插显龙旗,足蹬穿云鞋,手持方天戟,腰间挂鞭,左右悬弓插箭,骑着龙驹马,身后大纛旗上书 “大唐征西二路大元帅薛”,威风凛凛。
他来到教场,诸将纷纷上前打拱行礼。
点清了三十万人马后,薛丁山命尉迟青山解送粮草,罗通为前部先锋,程千忠为后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薛丁山祭过军旗,炮响三声,摆开队伍,众将簇拥着元帅。
程咬金亦是戎装甲胄在身,一行人径直往西番大路进发。
夫人和金莲也都收拾整齐,一同前往。
只见五色龙旗飘扬,剑戟林立,军队齐整,众将头戴乌金盔、身披亮银甲,若天神下凡,果然名不虚传。
出了陕西,过了宁夏,出了玉门关,前面有一座山,名叫棋盘山。
此山高峻险要,只听山上一阵锣响,数千喽罗冲下山来,为首冲出一个山大王来。
这山大王年纪尚小,却一表堂堂,身长三尺多,头戴亮银盔,身穿熟铁甲,手持黄金棍。
他乃王禅老祖的徒弟,武艺高强。
他在山上望见唐军营中的薛金莲,不禁神魂飘荡,妄想将其抢来成亲,手持黄金棍飞奔而来,挡住去路,大声喝道:
“打我山前过,十头留九个,若然没有买路钱,去走你娘的尽头路。若不肯拿,便在你军中留下一个少女,做我的押寨夫人。”
罗通听后大怒道:“好大胆的狗徒,天兵到此,你竟敢如此口出狂言。”
把枪一举,照胸一枪,向面门上刺去。
那山大王名叫窦一虎,虽是步战,却纵跳如飞,把黄金棍朝着枪上“哐啷” 一声猛力一挡,来势十分厉害。
罗通这一枪被挡了回来,又是一枪刺去,窦一虎险些招架不住。
二将交锋三十余合,罗通果然本领高强,杀得窦一虎浑身是汗,险些被刺中,窦一虎把身子一扭,突然就不见了。
罗通抬头一看,说道:
“这就奇了,方才这矮子正要拿他,为何突然不见了?”
三军将士见这强徒好似在变戏法,忽然就没了踪影。
罗通心中暗想:“不如追上山去,捣毁其巢穴,除掉这草寇,也好让通商之路畅通无阻。”
主意一定,罗通带领二千铁甲兵,杀上山来。
此时,窦仙童正坐在忠义堂,喽罗急忙上山禀报:
“小姐,不好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