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百病始生》:疾病的“诞生秘密”大揭秘
在中医经典《灵枢》的奇妙天地里,《百病始生》这一篇章就像一本“疾病侦探手册”,专门为咱们揭秘疾病是如何在身体里“悄悄诞生”的。想象一下,咱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可总有一些“不速之客”——疾病,试图攻占它。接下来,就让咱们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翻开这本“手册”,看看疾病是怎么“搞破坏”的。
疾病的“入侵路线”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之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岐伯曰:‘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谓三部。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
黄帝就像个好奇的大侦探,拉着岐伯问:“岐伯啊,我听说这各种各样的疾病刚开始冒头的时候,原因都跟风雨、寒暑、潮湿这些天气变化,还有人的情绪喜怒有关。情绪要是控制不好就伤了脏腑,风雨容易伤到身体上部,潮湿容易伤到身体下部。这三个地方受的伤还不一样,我好想知道它们到底是怎么搅和到一起的。”
岐伯清了清嗓子说道:“黄帝呀,这三个地方受的气可不一样,发病的源头有的在阴,有的在阳,听我给您细细道来。要是情绪喜怒没个节制,就会伤到脏腑,从脏腑发起的病,这就是从阴而起;要是潮湿之气趁着身体虚弱偷偷溜进来,病就从下部开始啦;要是风雨之气瞅准身体虚的时候来捣乱,病就从上部冒头咯,这就是所谓的三部。而且啊,这些邪气要是在身体里胡作非为起来,产生的病症那可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您瞧瞧,这疾病就像一群狡猾的“小偷”,从不同的“入口”——身体的上、下和脏腑,偷偷潜入咱们身体这座城堡,准备搞破坏。
风雨寒暑:外部“捣乱分子”
“黄帝曰:‘余固不能数,故问先师,愿卒闻其道。’岐伯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气有定舍,因处为名,上下中外,分为三员。’”
黄帝赶忙说:“我确实搞不清这些复杂的门道,所以才请教您这位先师,您快给我讲讲到底咋回事呗。”
岐伯接着说:“黄帝呀,这风雨寒热这些邪气,要是身体不虚弱,它们可没办法单独把人弄生病。就像突然遇到狂风暴雨,有的人却不生病,为啥呢?因为人家身体结实,没给邪气可乘之机。只有那种趁虚而入的邪气,碰到虚弱的身体,这‘两虚’一结合,邪气才能在身体里安营扎寨。要是身体强壮,邪气来了也没辙,就像大家城墙修得结实,小偷也进不来。人要是被虚邪给盯上了,和当时的天气、自身的身体状况都有关系,综合起来看虚实,大病就可能这么生成了。邪气在身体里还有固定的‘落脚点’,根据这些地方来给病症取名字,从上、下、中不同部位来分,就有了三类。”
您看,这风雨寒暑就像外面的“捣乱分子”,平时在身体城堡外晃悠,只要身体城堡的“城墙”——抵抗力够结实,它们就只能干瞪眼。可一旦身体虚弱,城墙出现漏洞,它们就像找到了突破口,一窝蜂地冲进来捣乱。
喜怒不节:内部“情绪炸弹”
“黄帝曰:‘夫子言虚实者有十,生于五脏,五脏五脉耳。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其浊气出于胃,走唇舌而为味。其气之津液,皆上熏于面,而皮又厚,其肉坚,故天气甚寒,不能胜之也。今夫子乃言不然,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常气之所生也。夫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
黄帝又提出疑问:“岐伯啊,您说的虚实有十种,都跟五脏和五脏的脉象有关。可这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它们的血气都往脸上走,然后通到各个孔窍。其中的精微阳气往上走到眼睛,眼睛才有视力;另外的气走到耳朵,耳朵才能听见声音;宗气往上跑到鼻子,鼻子才能闻到气味;胃里的浊气走到唇舌,才能尝出味道。而且脸上的皮肤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