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回到书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贾珏这小子,改革进行得如此顺利,简直让他如鲠在喉。
不行,必须得想个法子给他添点堵!
贾政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祖宗礼法!
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贾珏这小子再怎么蹦跶,还能翻了天不成?
他阴恻恻地笑了:“小子,跟我斗,你还嫩点!”
第二天,贾府祠堂里气氛凝重。
贾政召集了一众老学究,个个都是摇头晃脑、满口之乎者也的主儿。
贾珏的新待遇制度,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这成何体统!简直是乱了纲常!”一个老学究吹胡子瞪眼,唾星横飞。
另一个老学究也跟着附和:“目无尊长,以下犯上!简直是败坏我贾府门风!”
贾珏站在祠堂中央,面对着这些老学究的口诛笔伐,神色平静。
他知道,贾政这是想用道德的大帽子来压他。
舆论的压力如同潮水般涌来,族人们开始窃窃私语,看向贾珏的目光也变得复杂起来。
就连一向支持他的袭人,此时也有些担忧地望着他。
贾政得意地看着贾珏,心中暗爽:小子,我看你这次怎么应对!
他清了清嗓子,准备给贾珏致命一击:“珏儿,你这些新制度,可有想过祖宗的规矩?可有想过我贾府的颜面?”
贾珏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拱了拱手:“叔父教训的是,侄儿自然不敢忘记祖宗规矩。只是……”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这规矩,也并非一成不变的……”
贾政冷笑一声:“哦?那你倒是说说,这规矩还能怎么变?”
贾珏深吸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
“系统,给我加载孔圣人儒家智慧!” 脑海中一阵嗡鸣,海量信息涌入。
贾珏嘴角微微上扬,眼里充满了自信。
“叔父,各位族老,你们说祖宗规矩不可变。可孔子曰:‘周因于殷,殷因于夏。’ 变,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祖宗的规矩,也是根据时代变化而不断调整的。难道我们现在还要茹毛饮血,刀耕火种不成?”贾珏的声音掷地有声,震得祠堂嗡嗡作响。
老学究们面面相觑,被贾珏这番话噎得说不出话来。
贾珏继续说道:“祖宗立规矩,是为了家族繁荣昌盛。如今贾府日渐衰败,难道还要抱着腐朽的规矩等死吗?我的新制度,正是为了让贾府重新焕发生机,这才是对祖宗最大的孝顺!”
他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论语》到《孟子》,从《春秋》到《诗经》,将儒家思想信手拈来,巧妙地解释了自己的改革方案,说得老学究们哑口无言,一个个目瞪口呆,仿佛见了鬼一般。
就连贾政也愣住了,他没想到贾珏竟然还有如此口才。
祠堂里的气氛从剑拔弩张变成了鸦雀无声,最后,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学究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对着贾珏深深一揖:“珏哥儿,老朽受教了!”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祠堂里响起一片赞叹声:“珏哥儿真乃奇才!”“贾府的未来,就靠珏哥儿了!”
贾珏的威望在家族中达到了顶峰。
当天晚上,一个身影悄悄来到贾珏的房间。
王熙凤眼神中充满妩媚与深情,她轻轻抚摸着贾珏的脸庞,柔声道:“你总是如此让人惊喜。”贾珏将王熙凤搂入怀中,感受着她的温柔。
窗外,一个黑影闪过,一双阴鸷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房间里的一切……
贾环紧紧攥着拳头,指甲深深地嵌入了肉里。
贾环躲在暗处,看着贾珏在祠堂里大杀四方,心中嫉妒得像猫抓似的。
凭什么,凭什么他一个庶子能得到这么多赞誉?
他贾环才是正儿八经的公子!
越想越气,贾环决定要搞点事情。
他偷偷潜入贾珏的书房,翻箱倒柜,终于找到了贾珏正在筹备的新商业项目——“红楼牌胭脂水粉”的计划书。
贾环阴险一笑,撕碎了关键的配方文件,然后扬长而去,深藏功与名。
第二天,贾珏发现文件被毁,脸色铁青,如同吃了苍蝇一般恶心。
是谁干的?
不用想也知道,除了贾环那个小坏蛋,还能有谁?
贾珏冷笑一声:“小样儿,跟我斗,你还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