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渊儿和公主情况如何?”圣上焦急地问道。
“回陛下,无忧,无忧!世子方才治疗,但由于是公主之血替代东花,世子经脉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而公主确实是劳累过度,加之失血,所以会晕倒。”李太医拱手说道。
“老三,你们看?”圣上问着一旁的秦王。秦王此时并没有因为世子的病情陷入慌乱,之前明远宫内也是没有慌乱,那时他脸上的慌乱只是配合演戏罢了。
秦王紧着眉头,低头沉思,没有听到圣上的问询。
“整个大殿只有涣儿和渝儿熟视无睹!太让人失望了。”燕王感叹道。
“这极东之花似乎在涣儿那里?”秦王突然开口说道。
“涣儿?他怎么会有这极东之花?”燕王疑惑地看着秦王。
“你说那日夺花的刺客是涣儿的人?”圣上脸色一沉,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他紧紧盯着秦王,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和担忧。
秦王点了点头,表情凝重:“白天宴席,涣儿坐在我的侧后方,只是听得明氏在他耳边提起过一次。”
燕王此时也插话道:“宴席上,涣儿和渝儿一直在使眼色,说着唇语。”这一发现让圣上心中的疑惑更甚。
一旁的李太医突然开口:“启禀圣上,微臣多年行医,对唇语略有了解。臣可以证明!”他的话让圣上的眼神越发锐利,仿佛要穿透人心。
就在这时,胡公公着急忙慌地走了进来,“启禀圣上,禁军首领典正典将军求见!”
屋内三人都朝着门外望去,只见典将军满脸慌张,快步朝着寿昌宫走来。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慌乱,显然有要事禀报。
门外的胡公公待将军进去之后,迅速把门关上,并低声嘱咐道:“都撤了吧!里面的谈话不是尔等所能听的!”随后,屋外的禁军、侍女和太监纷纷离去,只剩下屋内的几个人。
整个寿昌宫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每个人都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圣上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揣测,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启禀圣上,刺杀一事有最新消息!”
“噢?说来听听!!”
“那日我等全城搜索终无消息,郭淮那里也是一样,城外上游下游也没有影踪,后来得秦王授意,将贼人尸首悬挂在城东菜市,半天没有回应,而后悬赏重金,接着有人告发,说是。。。。”典将军说到这里,没法说下去了。
“但说无妨!”圣上开口说道,这句话打消了典将军的一些顾虑。
“那人说,其中一人的手上纹的图案来自明夏国,后来小人去探访查询档案,此人所言非虚。接着又说,那人又说前几个月楚王府内招下人,跟刺客在楚王府内遇到过,后来因为楚世子妃的缘故录用了那刺客,他反而被打发出门。
“就在刚刚,我等奉命前去楚王府探寻,问过府内管家,管家说就在上个月,那人因为不小心打破了世子妃的花瓶,被逐了出去,而后就不知所踪,直到此次刺杀。”典将军接着说道。
圣上挥了挥手,典将军便带着一众人等退出了宫殿。
此时,燕王开口道:“会不会只是一个巧合呢?”毕竟楚世子妃是明夏公主,而这次的刺客又来自明夏,这样的巧合实在太过明显,任谁都会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秦王接着说:“父亲,如今局势险恶,宫内人员混杂,虽然寿昌宫固若金汤,但难保不会有消息暗中传递出去。儿臣建议让渊儿和公主返回横水静养。”
圣上听后,表示认同。他心里清楚,不仅是家中琐事,就连朝政机密也时常被泄露。曾经考虑过替换宫中所有人员,但由于耗费甚巨,此事就一直搁浅至今。
秦王继续说道:“孙太医也一同前往吧,演戏要演全。在刺杀事件查清之前,还请先生留在秦王府一段时间。”
孙太医望了望圣上,圣上点头表示认可。
此时此刻,在楚王府内的正堂之上,气氛凝重到了极点。涣世子和世子妃明氏恭敬地跪坐在地上,楚王则坐在正中央,面色阴沉,恶狠狠地盯着他们。
涣世子满脸惊恐,他不敢直视楚王的眼睛,只是低着头,双手撑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着。他紧张得额头冒出豆大的汗珠,不断用袖子擦拭着。而明氏却显得异常冷静,她挺直腰板,端庄地跪在地上,眼神坚定,没有丝毫畏惧之色。
突然,楚王猛地一拍桌子,怒声吼道:“反了你们!竟敢派人刺杀秦王,而后又对渊儿下手,你们到底有几颗脑袋?就算把本王、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