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世子一脸惊讶。
“小蝶见过世子!”
众人闻声望去,发现船舱内竟然是之前在风铃渡遇到的小蝶姑娘。在场的人都感到十分诧异,除了公主和郭淮之外,其他人都无法理解小蝶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爹,你就别捉弄她了!”小蝶说着,走上前去拉开了黄东和老汉。黄东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悻悻地走到了船尾坐下。
这时,郭淮也走上前来向老汉行礼:“学生郭淮,见过老师!”
老汉打了个哈欠,漫不经心地说:“臭小子,现在都是北湖水师的将军了,这腰间的令牌真是不错啊。不过,出门在外可得小心些,尽量把它藏好,免得招来不必要的麻烦。”说完,打了个哈欠,伸了懒腰,便又倒下睡着了。
郭淮摸了摸腰间,赶紧塞到腰间,自己一时大意竟没有留意,可能还是想着之前北水关刺杀的一些事情,朝廷多次督促,进展也是遇到瓶颈,所以精神上也有点恍恍惚惚。昨夜和秦王探讨到凌晨,幸好有秦王替他顶着压力,要不然被朝廷那些大臣喷死。同时南都守备府也是一样顶着压力,由于告发之人是由禁军提交守备府审理,现在人死了,双方都受到了刑部和大理寺的压力,上朝时也遭到圣上痛斥。
“老师?”一旁的希安甚是疑惑。
“老师尊称莫有为,当年连同其他将军和秦王一起在横水镇创立了横水军,老师担任副将,是军中除秦王在最有威望的人物之一。老师岭南人士,少年家中遭遇海寇,家中以及村民无一幸免,只有老师去河边捉鱼才侥幸逃过一劫。后来秦王岭南招兵,老师便投身军伍,此后屡建奇功,一直做到副将。但老师一直忘不了儿时的事,二十多年前于丹阳泽畔,也就是横望前之南,连同其他将军向秦王进谏创立横水军,于是秦王令老师出任横水军水师将军。”郭淮缓缓说道。
众人皆是一脸震惊地看着莫有为,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传奇的经历。而此时老汉还是躺着,睡得好不自在。
此时大家的注意力都投到老汉的身上,一旁的世子好奇的问着小蝶:“先前在秦王府的时候,不是说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么,怎么又多了一个父亲?”
“回世子,小女幼时随家人从北方逃荒到江南,路上家人陆陆续续饿死,到了风铃渡就剩我自己,那是十年前的事了,父亲那时路过风铃渡,见我一个人在路边哭泣,续带着我回到军营,后来父亲四处征战,又把我托付给风铃渡的村民,吃百家饭,穿百家衣。五年前,父亲告知有要事处理,说是需要很久,所以我又独自在风铃渡生活。直到前些日子,才将我接到身边。”小蝶一旁向着世子说道。
“那你知道莫老将军有女一事?”世子问着郭淮。
“我跟淮哥哥早就认识了,小的时候一直带着我玩,经常采野果给我吃。”没等郭淮开口,小蝶就蹦到他的怀里,小船也被这一下惹得晃动。此时郭淮脸红了,毕竟他也是有些日子没见到这个妹妹了,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更亲。他也有同样的经历,比小蝶好些的是他一直待在老师身边,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年纪轻轻才二十五岁就当上北湖水师的将军。
“小蝶不是故意隐瞒,而是保全自己,更是维护老师,请世子多多担待!”郭淮赶紧提替小蝶向世子致歉。
世子挥了挥手,完全没有在意。回过头,看着公主听的十分入迷。是啊,渤海苦寒之地,境内偶有战事,早些年中原大乱之时,渤海王开境,大量中原百姓涌入渤海,公主生母就来自中原。后来生母病逝,渤海王妃就视为己出,一直在身边抚养,公主一直生活在宫廷之中,若不是此次结亲,怕是会一直到老。
“五年前?”一直没开口的文宣说话了。
众人望向了他,“你又知道些什么?”还在生闷气的黄东问道。
“前两年,朝廷征召儒生去北湖黄册库整理,有幸得选,没有发现五年前的档案,甚是奇怪,我记得五年前朝廷颁布了好多些诏令,竟然没有记录在册,十分古怪。”文宣解释着。
“朝廷的事莫要多嘴,惹火烧身!”不知不觉过了很久,船也到岸了,老汉起身,把绳子拴在岸边。众人陆陆续续下了船,黄东先走出小船,回过头去扶世子时,发现方才行驶的那段河水并非往北,而是往南!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世子见黄东张着嘴,手指向水面。“我知道了,在船上之时,我手浸入水中就发现水下河流的变化,所以才劝你不要对老先生动手的。”世子微笑着说道。
“你还有这个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