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看清楚了?”一女子面色凝重地问道。
“小的看的清清楚楚,跟这画像上的一模一样,绝无差错!”一小厮跪在地上,指着一旁的画像确切的说道。
“下去吧!去账房领赏!”女子冷冰冰的说道。
“谢小姐赏赐!”小厮喜出望外,连连磕头道谢,随后退出房间。
“小的还有事禀报!”刚走到屋外小厮立刻停步,转身跪地。
“哦?说说来听听。”小厮的话引起女子的注意。
“小的刚刚回来的时候,发现那院子又驶来一辆马车,看这马车的装饰,像是秦王府的。”小厮小心翼翼地说道。
他心里暗自琢磨着,这个消息应该能再换来一些奖赏。然而,他万万没想到,等来的却是一路冷冰冰的回答。
“不用你说,我自然知道。”女子转过身,对着身边的丫鬟轻声说道:“让账房多给些银两。”
“是,小姐。”丫鬟点头应道,随即快步走出房门。
此时,一个眉清目秀的男子缓缓走进院子。他身着一袭素衣,气质儒雅,宛如一个书生。
女子见到男子,脸上露出欣喜之色,连忙起身挥手示意。紧接着,世子屋里的所有人都悄然退下。
“宁儿,今日去书院有何收获?”
“这南都的学术氛围真的是比咱们梁国要好太多了!今天下午院长让所有学生都聚集在百辩堂,只是简单地抛出一个话题,堂内的学生们就纷纷踊跃发言,各种观点和论述精彩纷呈,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要不是最后被护院的人发现我是假借堞牌混进来的,恐怕我现在还在那里。”男子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一旁的椅子前坐下。
“南方向来重视学术,有这样的景象也不奇怪。这也是父皇每年都会派遣大量子弟来南方读书的原因之一。”原来,这位女子正是梁国的长公主——张如安。
“不过,这场辩论总感觉好像缺了点什么……我一直在旁边听,直到傍晚,始终没有见到那个人。”男子若有所思地说道。
“你说的是祝成风吧?”长公主问道。
“你怎么知道?书院里一直流传着他‘半个夫子’的雅号,我本来还很期待能一睹他的风采呢,结果等了一天,天都黑了,还是没见他露面。”男子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失望,而这位男子正是梁国的世子——张如宁。
“那人下午在醉风楼喝的酩酊大醉,现在还没醒酒呢?”长公主轻蔑的说道。
“不会吧!”世子一脸惊愕,难以置信地看着长公主,“秀水祝家向来治风严谨,怎会酩酊大醉?”
“这取决于遇到什么事,和谁一起?”长公主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谁?”世子好奇地追问。
长公主没有再多说一句,只是给了他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世子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惊讶地站起身来:“你说的是,表……嫂?”
“没错,就是她。”长公主得意地点点头。
“我已写信给祝家,我想过几日祝家便派人来南都处理此事。”长公主得意地笑了起来,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她抓住了公主的把柄,寻思着能好好利用,能把这水搅浑,想到这里露出笑容。
“这不妥吧,算起辈分,得称呼你表姐,如此下策,恐招人非议。如今大婚在即,若最终发现是我们暗中搅动,梁吴之间必再生事端,”世子皱起眉头,试图劝说长公主停手。
“跟我又无血亲,有血亲的是你。我等了这么多年,可不想白白空欢喜一场。”长公主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坚决。她已经下定决心要继续走下去,她也相信自己能够掌控局势,达到她的目的。
“所说无血亲,到这有悖常伦,立渊表哥跟你根本不可能。而且表嫂是姨夫亲自定下的,他做出的决定向来不会更改,若被他知晓,后果难以想象。”世子焦急地说道,试图说服长公主放弃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
“我心意已决,不要再劝了,回去休息吧!”长公主冷冷的说着,转身离开大堂。
深夜,公主缓缓醒来,眼睛迷迷糊糊的,她轻轻地拍打着自己的脑袋,似乎还有些昏沉。突然,她忍不住打了个嗝,然后揉揉眼睛,仔细观察起自己身上的衣物来。接着,她环顾四周,一脸茫然:“这是哪儿啊?希安,希安!”公主呼喊着,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
“醒了?”床前的桌边传来一个冷漠的声音,郡主端坐在那里,手中的针线在飞快地穿梭着,正在专心致志地做着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