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先生说,您多次出使北狄,可鸿胪寺的卷宗里却并没有关于您的任何记录啊!”世子满脸狐疑地看着先生,眼中透露出一丝不解和疑惑。
先生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呵呵,看来王爷并未将此事告知于你呀。其实,老朽乃是前朝的史官。”
听到这话,一旁坐着的世子不禁微微一怔,手中原本端着的茶杯也缓缓放了下来。显然,这句话成功勾起了他强烈的好奇心。
先生轻轻捋了捋胡须,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他缓声道:“想当年,老朽还年轻之时便已入朝为官,起初在翰林院负责编纂史书。那时,每日埋头于浩如烟海的典籍之间,抄写记录。不仅如此,老朽还有幸曾侍奉于皇帝左右,亲耳聆听圣上的教诲,并详细记录其言行举止。”
稍作停顿后,先生继续说道:“再后来,承蒙皇上厚爱与赏识,老朽得以调任至鸿胪寺任职。此后,一步一个脚印,最终任鸿胪寺卿之位。”
世子听闻至此,连忙追问道:“照这么说,先生对于前朝之事以及北狄的情况应该都颇为了解吧?”
先生谦逊地摆了摆手,笑着回应道:“哪里哪里,世子过奖啦!老朽也不过略知一二罢了。”
“不知先生您是否了解那赫赫有名的黑水城之战?我所阅览过的史书记载与我听闻而来的描述相较而言,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先生的人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回应道:“哦?没想到世子竟也对这黑水城之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世子神色严肃地点点头,感慨万分地说:“黑水城之战意义非凡呐!通过对此战深入探究,我能够获得诸多宝贵的启示。遥想当年,那一场大战可谓是将帅如云、群星璀璨,无数英雄豪杰纷纷涌现,战况之激烈堪称波澜壮阔!”
先生轻捋胡须,缓缓颔首表示赞同:“诚然如此,那黑水城之战的确异常惨烈。那场鏖战持续了整整三年之久,期间众多英勇无畏的士兵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那片土地之上。也正因如此,后来那里被人们冠以‘战争坟场’这般令人心悸的称谓!”
世子回想起曾经翻阅过的史书中有关此战的记载,尽管其中或许有所删减,亦或是出于某些原因而有意隐瞒部分实情,但那场战斗的惨烈程度却是无论如何都难以掩盖的。无数来自南都的热血儿郎就在那里壮烈捐躯。
“所以,身为鸿胪寺的官员,我等理应秉持着拯救天下苍生的宏伟志向。只要有可能,就应该竭尽全力去制止战争的爆发;但凡能够避免冲突,便决不能让战火的苗子有丝毫露头之机!毕竟,归根结底,战争带来的伤痛往往最终都会由无辜的平民百姓来承受啊!”先生言辞恳切,语气坚定无比。
当年朔北边镇生变,流民揭竿而起,占据朔北以及其他州郡。前朝武帝闻讯,亲自去镇压,最终在黑水城将贼人击溃。
不料北狄得知消息,趁着前朝国力衰竭,从边境入侵,先在黑水城以北不断的挑衅,派出小股军队骚扰,接着趁北境守军调走前去平息骚乱,单于率主力偷摸着南下,在雪狐岭击溃守军。趁着兵锋旺盛,强渡河水,直扑黑水城,将前朝武帝层层包围。
此时虽然平息流民叛乱,但也是惨胜。正值士兵疲惫,粮草不足,所以面对单于的围困,皇帝根本无法组织强力的进攻。只能率兵死守,等待救援。
“先生所言甚是,此次出使,父亲的交代,跟您刚刚所说如出一辙。如今这太平局面来之不易,若是真的兵锋相见,怕又是生灵涂炭。”
忙完繁杂琐碎的家务事后,公主感到身体异常疲惫不堪。她脚步虚浮、身形摇晃不定,缓缓地朝着屋子的方向挪移而去。
而另一边,贞惠则刚刚出门寻觅了一些五颜六色花草种子回来,并正在院内一片空旷的土地上栽种着。此刻,只见她手提一只装了大半桶水的木桶,每迈出一步都会引起桶中的水微微晃动,溅出几滴水花来。
公主偶然间瞥见这一幕,连忙快步上前想要施以援手:“姐姐,像这样的粗重活儿交给下人就好,何必亲自亲为!”
贞惠微微一笑,轻声回应道:“无妨啦,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权当活动活动筋骨罢了。”话虽如此,但随着她继续提着水桶往前走了一段路后,可以明显看出她确实已经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了——晶莹剔透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滑落,浸湿了鬓角的发丝。
见此情景,公主二话不说,迅速伸手接过贞惠手中沉甸甸的水桶,然后如一阵疾风般瞬间便冲到了院子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