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方丈交谈着世子往昔的经历,而贞惠则静静地站立在书案之前,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桌上的一幅画作。
公主留意到贞惠的异样,好奇之心油然而生,于是她轻移莲步,缓缓走向贞惠,想一探究竟。当公主走近一看,只见画卷之上,赫然呈现出一个娇俏可爱的小女孩。
“怎么了?姐姐,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公主轻声问道。
贞惠微微一笑,将手指向画中的小女孩说道:“你瞧,这个女孩像不像你呢?”
公主闻言,不禁微微前倾身子,凑近前去仔细端详起来。她那双美丽的眼眸不停地眨动着,片刻之后,公主若有所思地开口道:“嗯……这看起来有点像是东姐,但不知为何,却又感觉与我也有几分相似之处呢。”
贞惠轻轻点了点头,接着指向小女孩脖子上所佩戴的长命锁,解释道:“你再看看这长命锁,我曾经也拥有过一模一样的呢。还记得当年母亲在颍州的某家铺子中买下了一对这样的长命锁,其中一只便赐予了我。这么多年过去了,那只长命锁一直被我妥善地保存在首饰盒里,如果回到府上,说不定还能找出来让你瞧瞧呢!”
公主听后,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显然没有料到世子竟然能够如此清晰地记得他儿时的模样。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
“这一幅画摆放在这里约十余载,老衲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一日,那时世子毒发,面色惨白如纸,浑身颤抖不止,最终晕厥了过去。然而,清醒醒之后,竟然强忍着身体的剧痛,执起画笔,绘制出了眼前这幅画作。方才,就在这座寺庙之前,老衲偶然间瞥见了世子妃的身影。那一刻,一种似曾相识之感涌上心头,直至此刻,我方才恍然大悟,原来世子妃便是这画作之中的那位。”
“可是……为何我对此事毫无印象呢?”
“你呀,向来都是如此无忧无虑,对于过往之事常常是转头便忘得。仔细回想起来,犹记得在颍州之时,有一天母亲外出归来,笑着对着父亲说,你有婆家,父亲当时只当作是一句玩笑话,并未将其放在心上。未曾想到,如今看来,这一切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呐!”
公主挠了挠头,“姐姐,你怎会将这些事情记得这般清楚?”
“因为那一日王妃。。”意识到说错话的贞惠,立马守住了笑容,显现出尴尬,他不应该提及王妃。
站在一旁静静聆听的公主,听闻“王妃”二字后,心中猛然一阵刺痛。或许是因为她深爱着世子,以至于世子所经历的痛苦和磨难也同样深深地烙印在了她的心间。只见公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无比,眼眶微微泛红,随后默默地转身离去,那落寞的背影显得如此孤寂与哀伤。
“世子前几个月来过这里一次,那时他就那样直勾勾地盯着这幅画,时而露出痴痴傻傻的笑容,时而又默默地流下眼泪来,那模样真是怪异!”
“此事还望方丈您能替我守口如瓶,千万不要告知世子妃!”贞惠面露焦急之色,双手合十向着方丈恳求着。
没错,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天里,世子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他邂逅了他此生最爱的女人,但也失去了最爱他的女人。命运的无常,让人不禁感叹唏嘘。
方丈微微颔首,表示应允,然后与贞惠一起缓缓走出了铃音阁。
过了一段时间后,公主终于整理好了自己纷乱的心绪,她轻轻地迈着步子走进殿内,静静地跪庄严肃穆的佛像面前。只见她微闭双眸,双手合十放在胸前,口中念念有词,似乎正在虔诚地祈祷着什么。片刻之后,她伸手轻轻晃动起摆在身边的签筒。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声响,一支竹签从签筒中掉落。
此时,方丈正站在一旁低声诵读经文,手中的佛珠随着他的动作不停地来回转动着。公主慢慢睁开眼睛,俯身捡起地上的竹签,然后起身走到方丈跟前,将其递到了方丈手中。
方丈接过竹签,定睛一看上面的签文,随即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荷花盛开香四溢!”他不住地点头称赞道:“恭喜世子妃,此签乃是上上之吉兆啊!”
“那签文何意?”
一旁的贞惠,凑到跟前,品读着这句话,突然喜上眉梢,“这是明年夏天诞下子嗣的意思?”
只见那方丈在一旁静静地站着,微微颔首。满心欢喜的贞惠迅速地伸出手去,一把搂住身旁的公主,兴奋地说道:“趁着现在运气还不错,咱们赶紧再求一支平安签吧!给渊儿也带来些好运吧!”
听到贞惠的提议,公主欣然应允。她双手轻轻握住签筒,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