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孙先生曾多次出使他国的丰富阅历和经验,所以大多数繁杂的事务世子都会放心地交给他去与北狄进行交涉。如此一来,世子自己倒是难得地清闲下来。
“这朔北可不是西都啊,更不是西州。以前在西都的时候,还能够做到每日都通书信交流,如今在这里恐怕没那么容易喽!”黄东站在世子身旁,一边说着话,一边伸出手在空中比划起来。
“哪里会有五次那么多啊,从西都一路奔波来到这里,总共也就才写了六七封信罢了!”世子摇着头否定道。
“哈哈,我看呐,您肯定是想念世子妃啦,还有小公子昇儿对吧?”黄东笑着打趣起世子来。
“那可不嘛!不知道可安有没有把我的信件寄出去,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传回来呢?”世子一脸焦急地站在高高的城楼上,极目远眺着城内熙熙攘攘的景象。
“别瞧啦,一大早就看见可安被可雅给叫走了,说是要一起去逛逛这朔北的早市呢!您让她帮忙寄信不过是顺便的事儿罢了!”黄东拍了拍世子的肩膀安慰道。
“这个可安呀,朔北食米的比较少,反而是喜欢食肉食居多。不过这样也好,倒是正合她的口味呢!”世子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
“走吧,咱们也下去瞧瞧,本世子对于这朔北的早市也是充满了好奇之心!”说完,世子率先迈步朝着城楼下方走去,黄东则紧紧跟随其后。
清晨时分,两人漫步于朔北的宽阔大街之上。此时的朔北,空气中弥漫着丝丝寒意,仿佛能穿透人的骨髓。黄东身上穿着厚实的衣物,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即便如此,随着脚步的前行,他仍时不时地停下,双手相互揉搓以获取些许温暖。
“阿渊,您难道一点都不觉得冷吗?”黄东忍不住开口问道。
世子微微一笑,神色自若地回答道:“圆鉴方丈在我体内植入纯阳真气,平日里的修行也让这股真气愈发深厚,因此哪怕身处这严寒之地,于我而言,与南都并无太大差别。”
听到世子这番解释,黄东不禁露出钦佩之色。沉默片刻后,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再次发问道:“对了,世子,上次救您的那位乞丐究竟是什么来头啊?之前可从未听您提起过。”
世子摇了摇头,“其实关于他的身世背景,姐姐也未曾向我透露过半分。故而,对于他的情况,我也是一无所知。”
黄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好奇地追问:“那人在救了您之后,又去向何方了?听闻如宣世子一直四处打听他的下落,似乎想要从他那里学得一些本事。”
世子闻言,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戏谑说道:“本事?难不成是流连于花街柳巷、纵情饮酒作乐的本事?”
“哎呀,世子您就别打趣啦!”黄东轻嗔一声,伸手轻轻拍打了一下世子的肩膀,然后继续并肩而行,穿梭在熙熙攘攘的朔北早市之中。
“对了,文宣呢?怎么不见他人影?”世子突然开口问道。
黄东轻叹一声:“哎哟,我如今可真是多了个‘敌人’啊!孙先生似乎对文宣颇为赏识,有意栽培于他。这不,今天与北狄商谈的时候,特意点名要带上他,说是想让文宣开开眼界。”
世子点了点头,笑着说道:“依我看呐,文宣确实是块好料子,将来或许能成为礼部尚书呢!”
黄东听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但很快又摇了摇头道:“那就借您的吉言,阿渊!不过说实话,我对当那尚书夫人可是一点儿兴趣都没有。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充满烟火气的市井田园生活。在这里,虽然没有宫廷朝堂中的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但却有着最真实的人情冷暖。”
世子微微一笑,眼中流露出一丝向往之意:“我又何尝不向往这样的生活呢?若有朝一日,能够带着贞孝和昇儿,寻觅到一处世外桃源,过上那种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的日子,该有多惬意啊!”
然而,黄东却白了世子一眼,毫不留情地泼冷水道:“得了吧你!你可是堂堂秦王世子,从你出生那一刻起,这种平凡简单的生活就注定与你无缘!这天下苍生还等着你去拯救呢!”
世子闻言并没有反驳,只是默默地转过身去,双手负于身后,缓缓地朝着前方走去。
看着世子渐行渐远的背影,黄东追上前去:“阿渊,如果哪天登上皇位,能不能高抬贵手,放过我和文宣?”
世子笑了笑,这个笑容有些难以捉摸。“有些人一旦入局,便很难脱身,你我皆不例外!哎,不说了,可安可雅在前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