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折腾,云天明直到第二日午饭时间才起身,一走出门就见李府医林风和天机都在外面候着。林风一见云天明就窜过来问道:“公子没事吧?再不起身李府医都要进去瞧瞧了。”“我没事,昨天晚上想了点儿事情,睡晚了。要买的东西都买齐了没有?”“买好了。天机挑的马和马车,他可懂马了。还有一些路上用的东西也买齐了,公子看看还差些什么。”
看着路上用的物品基本备齐了,云天明去找薛义问一下何时能启程。却不想薛义正闹心,“贤弟,我这边还有一批货没到,说是路上出了些差头,派了个人来说怕还要多等两天。你要不想等了先走也行。”“那行,我们走得慢,说不准过几天你们还能赶上我们呢。我去和尚老哥打个招呼,我们就先走了,不再来辞行了。”“好,贤弟路上小心些。哥哥祝你此行得偿所愿。”“多谢薛二哥。小弟就此别过。”
云天明又去找尚久运道别,尚老哥忙把临江县家中的地址告诉了云天明,“林公子,我虽不在家,但你如果有事情需要人手或帮个什么忙尽管去我家中,就说是我朋友,我的兄弟们都会帮你。你办完事如果要离开务必去我家一趟,说不准老哥我就到家了,让老哥弄点儿好东西招待你。”云天明笑着应下。
午饭时几人一商量,都说择日不如撞日,用过饭就出发。午饭过后几人骑上马,后面还跟着一辆马车,一径去了。
从湖北到长白山要经过河南、山东、河北与辽宁。此行走的大多是官道,天明出发,日落投宿。一路行去,看看沿途的风光,每到一地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甚是惬意。一路行来,看到路人与小商贩脸上的笑容,云天明心中暗赞:他“五叔”——隆盛帝治理的国家还不错,百姓们的生活都不错,精气神儿也好,颇有太平之世的气象。这比自己起初想要穿越到的康雍时代还人好的多,因为此时没有满汉民族矛盾,百姓们的生活哪怕达不到小康,温饱也是没问题的,甚至感觉比红楼梦原着中描写的还要好得多——这一点儿也让云天明很是不解。
原着前八十回(后四十回续写的就不作数了)虽一再强调无年代无朝代可考,但有很多细节上体现出了满人文化。
比如贾府喜欢吃鹿肉,这反映了八旗的饮食习俗。八旗入关后,东北的风俗习惯被带到关内,清代北京八旗旗人喜欢打猎,讲究吃鹿肉。此外,宝玉和史湘云要吃生肉,这也符合满族人生食和烧烤的习惯。
至于服饰也多有体现。第三回中贾宝玉初次登场时,就是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第四回中,贾宝玉穿着大红金蟒狐腋箭袖;第十九回中,他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第五十二回中,他穿着荔色哆罗呢的天马箭袖?。这个“箭袖”就是满族服饰中的典型样式。在满族文化中,箭袖俗称“马蹄袖”,是冬季射箭拉弓时所用。满族人长年生活在严寒的东北地区,拉弓射猎时戴手套不方便,于是就在袍服袖子上再装一个“半个袖子”,拉下去可以盖上手背,既可抵御风寒,又可让手指灵活运用?。
而骑射是满族人的主要狩猎方式,也是满族的民族特征。原着中中也多次提到打猎和骑射的场景。二十六回中,冯紫英提到他前日在铁网山打围时被兔鹘捎了一翅膀,脸上因此有些青伤。第七十五回?中,贾珍组织了一场“射鹄子”的活动,宝玉也参与了进来。贾母问起宝玉的箭术进步情况时,贾珍回答说宝玉的箭术大有长进,不仅样式好,而且力气也增加了?。
至于饮食中就更多地影射了满人习俗。满族把一切干粮类食品都叫做饽饽。第七十一回,尤氏在贾母的怡红院吃饭时,平儿告诉她有饽饽可以吃,于是尤氏便去取了一些饽饽来垫肚子?。还有王熙凤也说过“我也不饿了,才吃了几个饽饽……”当然,这里所说的饽饽其实就是指的用面粉制作的糕点一类食物。满族人一直有吃肉来抵御风寒的习惯,第五十三回贾府收到的进贡单子写到:大鹿三十只,狍子五十只,猪二十只……
还有一个最好的佐证就是对女儿们的重视。满族人非常重视女儿,尤其是贵族中还没有出嫁的女儿,她们在娘家是非常受宠的也是非常受尊重的,出嫁后也被称为姑爸爸。《红楼梦》第三回中写到一个场景,当时贾府的女眷们在一起吃饭,而贾府的当家主母旁边坐着的是分别是黛玉和众姐妹,而李纨、王熙凤这些嫂子们就只是站在一旁伺候着。
所以《红楼梦》的细枝末节中无不透露出这就是满人的清朝。
可是这里的一切都让云天明看不明白了,官制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