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你和罡儿加紧让军队帮助运送草料!”
第二天早上积雪就有一捺多深了。大雪依然没有停的意思!“大雪足足下了二十五天,平底的积雪就达到一米多深!”
这次的积雪把洼地的百姓房屋都盖住了!“有不少年久失修的房子被雪压塌。”成群的鸟儿被冻死,“很多沿街乞讨的乞丐被冻死在路边。”
幸亏军队救助及时,很多牧民收到了朝廷的救助草料!丞相通知各个县抓紧救灾,确保草料能及时运到牧民手中。“只要能让牛羊安全过冬就是胜利。”
陛下柱州的雪下的太大了,”我们的军队只能救助到城市边上的牧民,远的就没办法了?”雪太大了。有史料记载的这次最大!
那能送到哪就送到哪里?尽量远一些。“大雪停了三天,又阴了起来!”半夜又开始下起了雪。“大雪停停下下又下了一个多月。”我走在军队开出来的道路,身边都是两米多深的积雪!丞相打开官仓,“每人一天给半斤粮食,不论男女老少,按人头分发!”
草料还有吗?有,把往年的沉草料都用上了。虽然没营养,但是能确保牛羊不被冻死。那就好只要牛羊活着百姓就有希望!
与龙城联系上了么?有两个月没联系上了?“大元全国都下起了大雪,这次灾害太大了!”
城内怎么样?“沿街的乞丐几乎都被冻死,有些不富裕的百姓房子被压塌,很多老人和病人被冻死!”“幸好陛下开了官仓暂时解决了被饿死的问题?”
通知各县务必抗雪救灾,哪级官员玩忽职守严惩不贷。
城内粮食价格咋样?没有太大的波动。又趁机涨价囤积居奇的严惩不贷。
百姓艰难地熬到了春天,冰雪开始融化!“这次大雪居然比往年消融晚了近一个月。”
“牧民的牛羊被饿死了将近一半!”还好救助及时,大多数挺到了春暖花开!
丞相、罡儿赶紧组织百姓种地,小麦再不种就不赶趟了!“一定要确保今年的粮食生产。”
特别是戍边的军队李爱卿你要亲自抓!一定要确保今年的粮食生产!
丞相跟龙城联系上了么?
陛下联系上了,内地雪最深处已达三米!“冻死人口无数。”“就连越州都下了一米多深的大雪。”“我们这里还好,陛下您救助及时死亡人口并不多!”
商品贸易怎么样?“洋人有五个月没见到了,山口没人清理积雪根本进不来,也不知道他们那里有没有下雪!”北部草原传来消息,大批活着的牧民涌进我们的边境!“草原的雪比我们这里还大,牛羊几乎折损了百分之八十!”
陛下听闻此消息,眉头紧锁,“传朕旨意,妥善安置涌入边境的牧民,给予他们住所和食物。”罡儿赶忙应下,着手安排此事。
然而,随着涌入牧民数量增多,资源愈发紧张。罡儿向陛下提议,“父皇,可号召城中富户捐赠物资,官府再补贴些,以解燃眉之急。”我点头认可。
就在大家忙于安置牧民之时,南方传来急报,洪水泛滥。原来是大量积雪消融导致河水暴涨。“我心急如焚,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儿臣愿前往南方治水。”罡儿再次挺身而出。我看着儿子坚毅的眼神,欣慰又担忧,“罡儿你不熟悉南方的气候,这件事还是由你皇兄他来处置吧?一定要保百姓周全。”丞相摄政王那边派人去了么?
陛下摄政王已派钦差去救灾了。
钦差到达南方后,指挥士兵和民众修筑堤坝、疏通河道。经过数月努力,终于控制住了洪水。
经此种种磨难,国家上下一心,摄政王也成为众人心目中真正的王者。“陛下决定正式禅位给摄政王姬庸,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国家必将走向繁荣昌盛。”
圣旨!皇儿姬庸接旨!皇儿姬庸聪慧过人,有勇有谋!“今皇帝姬枫禅位给摄政王姬庸!”姬枫自封太上皇。太上皇暂管柱州事务!所有大元领土都归姬庸所有!钦此!谢父皇儿臣接旨!
姬庸登基后,大力发展农业,鼓励百姓开垦荒地。“他深知之前的天灾让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减轻赋税,各地粮仓渐渐充盈起来。”
“罡儿则专心辅助太上皇治理柱州事务。疏勒王妃诞下一子,皇室喜添新丁。”
一日,探子来报,西方诸国似有异动。姬庸决定派遣使者前去探查虚实。“然后上表太上皇挑选精通各国语言和风俗之人担当使者,我采纳了他的意见。”
使者出发后,国内继续安稳发展。但几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