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清晨,天风门外门演武场周围人声鼎沸,回荡在林立的比武台间。外门大比第一阶段“海选”在过去的数日里拉下帷幕,千余名外门弟子在三百多个混战场次里彼此厮杀、同台争雄。到最终结束时,海选耗尽近半月,有近七成以上的参赛者被淘汰或重伤出局,只留下三千多位晋级者,准备迎接下一轮“百强淘汰赛”。
薛玄一与陆青雨,正是这三千余名幸存者之一。他们以稳健的节奏,在海选首战中夺得小组前十名额,并在随后的几日休整中恢复精力、打磨功法,等待最终“百强淘汰赛”开始的号令。
——三千余晋级者,将被编入数十个小组,每组人数不定,以一对一的淘汰制形式对决,直至决出最终的一百位胜者,方算进入“大比后半程”的真正舞台!这也意味着,任何一场失利都会断送前路,没有重赛机会。
如今,演武场周边已搭建起全新的比斗台——比海选混战时规模更大、更坚固,每个台子皆笼罩着天风门法阵,以防猛烈打斗破坏周遭。各路强者闻讯集聚,等候抽签、分组、决出新的命运。“海选混战”的喧嚣虽已落幕,但这片场地的热度却丝毫不减,反而涌现更高一层的杀伐气氛。
这天早晨,二人同踏入外事堂前广场,察看“百强淘汰赛”的最新公告。周遭拥挤着无数同样晋级的外门弟子,人人表情紧张激动,生怕分到硬茬或碰上名声显赫的“榜上高人”。
“看,果然如传言所说,共计三千二百人左右进入本轮。场次多达一百余场,采用分批进行,最终只有一百人能笑到最后。”陆青雨一面翻阅木榜,一面低声向薛玄一道,“我们要做好最艰难的准备,这可是一路一对一硬碰,远比海选混战更考验个人实力。”
薛玄一点头赞同。他虽在海选混战中显露身手,可真正的强者多半也晋级成功,如今同处这个百强赛段,意味着对手普遍实力不凡。更何况还有宿敌吴啸、乙榜高排弟子、以及少数闭关多年的妖孽,此时皆被逼出,意在横扫这一轮。
好在经过风灵古井、两月打磨与海选试炼,他们对自身战力十分自信:
- 薛玄一彻底抹去真气暴动阴影,回旋刺可灵活突击,更衍生了“连刺变招”等心法;
- 陆青雨则在海选时成功运用第四式雏形,令破浪刀势更上一层楼,足以瞬间爆发不可小觑的“浪潮斩击”。
“只要不遇到真正后期巅峰的超强者或邪修阴谋,我俩都有赢面。”二人交换眼神,互相鼓舞。
在偌大的场地一侧,天风门专设了“抽签台”,由负责的执事长老把所有晋级者依照编号再次洗牌分组,每组大约三十二人或更多,采用一对一单败淘汰的赛制,直到决出各组前几名进入最终百强行列。
“第一轮淘汰”:每人抽签后,与抽到同签号的对手对决,胜者晋级下一轮,再抽签,如此反复,直至剩余三二人中的强者,再与其他组交锋,最终决出百强——过程复杂,但主旨就是“连胜数场即可晋级百强,负者淘汰”。
薛玄一与陆青雨等候在抽签台前,轮到他们时,只觉周遭人流呼喊不断,大多眼露凶光或焦急。二人平静上前,将令牌递给执事,抽得各自签位。
- 薛玄一的签号为“第七组”,首轮对手是“余山”——听起来不算知名,但也可能暗藏本领;
- 陆青雨则被分至“第六组”,对手叫“厉嘉”,也无赫赫之名,据说炼气中期顶峰,擅长封喉短枪。
两人暗自松口气:至少首轮未碰上吴啸或乙榜前列。若运气好,能多挺几轮才遇那等强横人物,也更有时机积累状态。
次日辰时,百强淘汰赛隆重开场,远比海选更显庄严。外门长老、执事齐聚,甚至宗门主峰也派了几位内门代表观摩。传闻若有人惊艳四座,可能当场被破格招入内门或成为某长老弟子。
当大会宣布“第一日淘汰赛”开战,一百多个擂台同时进行数千对决!场面庞大却井然有序。薛玄一所在“第七组”被安排在甲字号擂台一区,他随着几十名同组选手列队等候,依次上场。
他的对手“余山”乃一名面貌普通、体型略胖的青年,看似无甚威慑,但气息隐约达到炼气后期。对方盯着薛玄一冷哼:“你就是那个在海选靠捡漏杀出重围的家伙?看我真本事!”此人显然看了海选战报,觉得薛玄一只擅偷袭,不值惧。
裁判长老宣布开始后,余山率先发难,一记“土崩拳”轰向擂台地面,翻起大片碎石干扰视线,企图近身猛攻。可薛玄一不慌,脚踩回旋步往侧一闪,瞬间抓住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