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庆功盛典后,天风门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渐生。刀王堂与刑堂协同追查化星堂余孽之事,已在宗门内外掀起不小风波:
惩戒堂几番审问涉嫌者,虽得些蛛丝马迹,却难锁定更大核心;
偶尔有弟子传出奇怪失踪消息,或在深夜于偏僻山道见到黑袍人影。
诸般迹象让首席长老暗暗忧心:“化星堂余党还未彻底露形,背后或许仍牵扯魔宗阴线。”
刑堂长老接到各峰巡查队反馈,报告称有嫌疑弟子突然闭关、或假借出门云游迟迟不返;刀王堂亦接连发现些微可疑物证。可每次想擒拿,却扑了空。
副堂主摸着佩刀,眉头紧锁:“若再拖延,必留后患。刀王堂当全力助刑堂搜查,莫让余孽坐大。”
与此同时,苍穹灵室之中,陆青雨的金丹突破迹象愈发明显:
刀王堂值守弟子数度感到灵室传来浩瀚刀鸣震动,宛若惊涛拍岸;
随之灵光冲霄,灵室上空偶现淡蓝刀影闪烁,引得外门观望惊叹:“师兄或要真正筑就金丹了?”
可刀王堂长老却提醒众人不可急:“此乃冲关之兆,如顺利,或数日可凝丹;若受惊扰,恐失功败半。”
堂内上下屏息期待,副堂主更日夜关切,只要陆青雨真成金丹,堂内威望再度攀顶。
另一边,薛玄一依旧于阵符堂“极渊阵洞”里深化血碑掌控。数位老阵师观摩他近来修行成果,暗暗称奇:
他能以血碑之力模拟多种短兵战技,将回旋刺与血煞震荡完美结合,既凶猛又诡异;
而在阵洞特殊符力的约束下,他逐渐减少反噬,能自如收放血煞之气。
某日深夜,洞内符纹熄淡,薛玄一缓缓起身,感到体内血碑符文沉寂大半,似与自身真元更好贴合。
“再有数番淬炼,我便能开创一套独立的血碑战法,不再只依托本能爆发。”他目光坚毅,对前方修行之路愈发清晰。
正当刀王堂、阵符堂齐心固基时,剑殿、灵丹堂也接连派人来访,传出宗门会内消息:
“苏临囚禁已久,然始终不肯全招。化星堂有另名长老下落不明,或躲在外域暗谋。”
刑堂怀疑天风门内部仍潜伏爪牙,越查越发现牵连广,不知何时会再生内乱。
首席长老于主峰小殿召集各堂执事商议,大意:“魔宗虽挫败,但绝未除根;化星堂余线亦动荡未明。诸堂不可大意,必须常备战姿。若需刀王堂或阵符堂精锐,我们会下令调度。”
副堂主回堂后,迅速召集骨干布署数事:
令部下战力保持半备状态;
让巡查队多留意宗内可疑行踪;
与刑堂沟通侦查事宜;
同时嘱弟子们勿打草惊蛇。
“就怕化星堂那帮余孽潜藏深处,与魔宗联合做乱,必须防微杜渐。”他神情凛然。
但因陆青雨冲丹、薛玄一闭阵,副堂主并无把他们拉入巡查队,主要靠堂内其他金丹中期、筑基高阶弟子执行。有人担忧:“缺少两位主力,若突起凶险怎办?”副堂主则淡淡道:“莫轻敌,亦不可扰其修行。有事我自当先撑。”
在这份紧迫氛围中,宗门内外却不见大规模风波,化星堂疑案仿佛陷入停滞。
刑堂多次搜查未获实质突破;
魔修余党踪迹亦消匿无声……
有人开始以为只是虚惊一场。不过有经验之人则暗忖:或许对方在酝酿更诡谋划,只等待好时机。
某夜,副堂主坐于刀王殿,看着檀香燃尽,心头思绪重重:“要是陆青雨早日出关、薛玄一磨炼成,我堂更无惧暗流。可眼下稍有变故,就容易腹背受敌。”
他取出一封秘信(疑似堂主遗留线索)怔怔出神:堂主到底身在何处,何时归?
几日后,苍穹灵室再度传出轰隆之声:刀王堂派驻护法发现山门上空浮现淡蓝雷云,灵室顶端时有刀影破空,引发电光如潮。
- 护法弟子惊喜:“这是灵室异象!莫非陆青雨师兄金丹将成?”
- 消息传回堂内,副堂主振奋:“好,你等严守周围,防外人扰。若其真破丹成功,我堂底气更足!”
天风门不少人也注意到苍穹灵室的异变,纷纷猜测陆青雨冲丹之势已到最后阶段。首席长老暗自满意:“若他成金丹,本门再添一位潜力无穷的新星!”
灵丹堂也做好准备,一旦陆青雨关隘出现意外,可立即递送救护。堂内外无不期盼,他能顺利跨过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