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天风门,山巅云气凝聚而又散开,日光时耀时暗。自北域、毒海、青虬绝地几番大战结束后,外表却再无大规模魔修骚扰,各处地界平和数月。仿佛正魔征战,真已告一段暂时休止的尾声。只是不少洞悉内情的高层人物——堂主、两位元婴、刀矛等,依旧感到这寂静只是冰山一角。漫长的暗斗仍在潜流翻涌。
这日清晨,天风门山脚林间,外门弟子正在洒扫,送走数位来访散修;内门小队巡逻路过,打着招呼,神色轻松。谁也看不出半年前此地还杀气四溢,如今却一派安然。
- 刀王堂年轻弟子多在演武场修炼刀法,议论女魔修之死与北域盛事,觉得正道风头正盛;
- 刑堂则维持常规巡查,少数捕到的黑袍也没翻起浪花。
陆青雨、薛玄一各自结束晨练后,接受堂主委派任务:分别带少数人于天风门外几处隘口巡逻,几日后返山。两人对视一笑:“看来安稳日子虽表面漫长,但堂主仍不肯放松。我们可趁此领队熟悉周遭防线。”
就在刀矛将要出发之时,主峰突有刑堂弟子带来紧急飞报:北荒边军发现小股魔修巡动,再度撕毁一处荒漠村寨,被边军围剿时却突然遁空无踪,边军只抓到几个低阶喽啰。多次审问都不见苏临痕迹,但这波魔修行事与以往骚扰明显不同,更隐匿迅捷。
堂主翻看来信,眉头蹙起:“北荒巡逻一直比较严,能在边军眼皮下袭杀然后全身而退,并非普通余孽。也许是化星堂某股新派人马?或者苏临派出的试探?”
首席长老也来旁听,思量片刻:“若只是小规模破坏,或许没更大背景,但也不能大意。堂主打算何如?”
堂主冷然道:“让北荒驻军保持高度戒备。我这边刀矛忙完外巡后,可考虑派一支机动队亲自去北荒巡查。务必排除可能的暗流。”
陆青雨、薛玄一闻此消息,并未惊讶:这种“打了就走”的袭扰在过去屡见不鲜,但苏临手段变幻多端,可能借此分散正道精力。两人仅默默记下,一旦堂主命令,就将带机动突击队赴北荒查明真相。
又过两天,东荒某海港也来报:少数黑袍挟持渔船沿岸飘行,被东荒天风门守军发现后不见再起踪迹。据俘虏称,是准备去“更远暗海”寻某奇物,疑似化星堂“藻晶”任务……种种异动虽微,却散见各处。
堂主听完吩咐刑堂:“这些事都不够成大波,但我们需做好记录,万一日后连结成线,或能找出苏临轨迹。”刑堂敬诺,开始加紧信息汇总。刀矛暗暗觉得:敌方故意在各地留下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动作,抑或真在多线找资源?一时难解。
友派也无更大收获,仅提醒天风门:“化星堂余孽很多分散江湖,你们也莫要疲于奔命。” 可堂主担心:苏临背后说不准在合纵资源,集中最后一搏。
按照堂主原先安排,陆青雨、薛玄一暂离宗门,带二三十名精锐到周边数个山隘巡逻数日,再顺道走访临近一些散修聚集地、小城。意在稳固天风门境内的安定,也可侦查是否有化星堂暗桩出没。
- 两人骑踏飞舟,领队高空巡视,见山野明净,村落祥和,并无魔修痕迹;
- 到城镇中,也仅查到零星盗匪与些许不法小修,皆非血冥或苏临相关。
数日忙碌后,刀矛仍是一无所得。
一个黄昏,刀矛立于一座山城关口,俯瞰城中炊烟袅袅,人们忙于市井,毫无紧张氛围。陆青雨感慨:“空虚得很。这真是好事,但我总觉惴惴……”薛玄一点头:“青虬绝地后连个月皆如此。我们静等下一次打破安宁的暗流吧。”他们只得率众回天风门。
回山后,堂主让刀矛再配合刑堂做一轮内峰深度巡礼:彻查所有可能藏匿魔修的偏院、岩洞、暗渠,甚至包括化星堂在天风门内部埋藏的旧据点。可持续数天,依旧“无异常”。
堂主边签阅刑堂呈报,边叹:“无结果也罢,至少确定目前天风门无内患。”首席长老也点头,向堂主笑道:“如此再静个百日,或许真天下大安。”但堂主始终不敢乐观,面容凝重。
陆青雨、薛玄一再次体会堂主焦灼:沉默过长意味着敌方蓄力。刀矛却没有丝毫怠惰,默默遵从堂主决策,每日自修与机动布防相结合,坚若磐石地等待敌方破绽。
某夜,薛玄一在天澜峰小院打坐时,胸口血碑突然隐隐脉动,似感应到一股远方邪意气息一闪而过,然后又迅速消失。他霍然睁眼,脸露惊疑:“何处有魔煞波动?怎么瞬息而逝?”
此事蹊跷,他马上告知陆青雨,陆青雨也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