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刘光天就高高兴兴地带着马二秀出门去了,毕竟今天是他潇洒人生的第一天。
二大妈也开始拿起一个纳鞋篮子到中院妇女堆里,纳鞋聊天去了。
嗯,家里干干净净,不用管了。
什么,三转一响不买几件?
不买,没人用!
其实是刘海中没那个票,买不起了,家里那点存款几年前才被刘光齐卷走。
接下来又是三年自然灾害,没存下什么钱。
只有一些1961年才出的工业票,这个得存着。
还好刘海中会教徒弟,轧钢厂里评什么劳动模范啊、什么先进工作者啊,偶尔也能轮到他这个二大爷。
那时候也能奖励的个什么票据之类的奖品,不过都被刘光齐一个人给占用了。
这年代正实施高价商品的时候,大件物品的票据金贵着呢,没票可买不起这些。
国营商店里,刘光天还特意找到了雨水,毕竟有熟人好办事嘛。
雨水笑着带马二秀挑了一件八块钱的新衣服,可把刘光天心疼的哟,差点扭头走了。
毕竟他这身,从头到脚加起来也就三块钱不到。
估计心里已经把雨水骂了好几遍了,早知道不找雨水了。
马二秀其实也不想买这么贵的,但又不好意思在刘光天面前说什么,要听自己男人的才是。
刘光天摸摸口袋还有两块钱,觉得带着马二秀随便再逛逛,买东西就算了,看看也好。
最后去东来顺吃顿涮羊肉,毕竟上次他都闻到爸妈身上的羊肉味了。
总的来说,都挺顺利的,然后就是去街道办,开结婚证明,结婚登记。
俩人回到四合院里的时候,二大妈正和妇女说摆喜宴的事。
“妈,那个证领回来了,你看。”刘光天笑着双手把结婚证递给二大妈。
二大妈赶紧站起来,放下鞋底,接了过来。
看着那红印子,满意地笑了。
“好孩子,好孩子,回去吧,妈等下就回去。”
二大妈看完,把结婚证还给了刘光天。
待刘光天夫妻走后,大妈又聊上了。
“我说光天他妈,你这儿媳妇可以啊,你看这新衣服一穿,跟柱子那媳妇差不多。”
一位大妈说道。
“呵呵,是吧,我也看重她乖巧,才选的她,这孩子啊,就是还有点胆小,过几天就好了,到时候我让光天带着她认认门,大家记得多夸几句。”
二大妈笑道。
“行,行,多大事啊,新媳妇来了,这点规矩,我们还不懂嘛。”
花婶笑道。
“就是,就是,二大妈,你可记得多弄点糖啊,不然我可自己伸手到新媳妇那拿了。”
“是啊,二大妈,不行的话,给点鸡蛋也行。”
“是啊,二大妈,再不行的话,那只公鸡杀了也行,每天大早上的叫,我男人都骂了好几回了。”
“噗嗤,这公鸡啊,我可不敢杀,这是柱子家的。”
“有只公鸡挺好的,现在啊,我都不用喊我男人起床了。”
“那倒是,我家那个兔崽子现在也是一听见鸡叫,就醒了。”
“柱子这公鸡养的好啊,比什么闹钟都好使。”
“这柱子啊,自从娶了媳妇以后,一路都是顺风顺水的,你们说是不是这新媳妇旺夫啊?”
“有可能,有可能,我听说啊,这旺夫的女人,就得供起来。”
……
妇女们就是这样,一聊聊一天,啥都聊,还不耽误手里干活。
王玉莹在屋里听到外面聊天的人夸她,也是开心的不行,躺在自己娘怀里。
“挺好,挺好,这院子里啊,还是好人多,你看这不是挺好的嘛。”王玉莹她娘笑着拍着她的背。
喜宴的日子也订的很快,厨子自然被何雨柱接下,只象征性地收了五块钱,毕竟自己把刘光齐的那点事抖出去了,就算是一点补偿吧。
三大妈还自告奋勇地过来帮他切菜。
说想练习练习,毕竟在家里阎阜贵可不会让她切这么多菜。
何雨柱也懒得管她,愿意学就学,他还巴不得三大妈能学会呢。
反正切菜也不用他来教,旁边的马华就能教她。
切菜这个东西就是熟能生巧,握刀姿势对了之后,就是长时间的练习,只有肌肉有了记忆后,才能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