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鲨拍拍何雨柱的胳膊肘:“唉,你呀,还情窦未开,不懂得男女之情。
你都不知道哥哥的心里呀,想起她,比喝了蜂蜜还甜,一有空,满脑子都是她。
……”
何雨柱心中好是苦涩:我怎就不懂得男女之情呢,我不喜欢她,我巴巴跑来干嘛了。
唉,瞧大白鲨一脸的淫靡,他的心又乱了,想起大白鲨明知有危险,也阻止了爆破,才让自己逃过一劫,而他却手脚都受了伤,没死都是万幸。
苏凤清扭过头,一直看着寒风中经过的长袍男人,腋下夹着一本书,大白鲨和何雨柱也禁不住多看几眼。
看样子,颇有教授的气质和风范。
难道是苏凤清的教授?
但两人又没有打招呼,应该只是苏凤清认识他,而他却不认识苏凤清。
学校的教授挺多,未必人人都认识。
沦陷之后,大多数教授和文人走了,还有一小部分实在走不了。
到了市井之地,苏凤清停下来,付了两辆黄包车的车资。
道路肮脏,巷子狭窄,苏凤清领着进去,挨家询问,有的种子都买下了,何雨柱付的大洋,远远超出店家报的价。
买了好几麻袋。
何雨柱招手一辆黄包车,正是先前搭过车的,洋车夫喜出望外,“老爷好,老爷好。”
“这几麻袋种子,你帮我送到南锣鼓巷97号后院耳罩房。”何雨柱再摸出一块大洋。
“老爷,您要不要包我的车?”洋车夫看出了,何雨柱是难得一遇的豪客。
“包车怎么算?”
“一般也就8块大洋。”苏凤清替黄包车车夫答道。
何雨柱想到还有三天了,“我包你三天,给你三块大洋如何?”
“好,好,没问题,”洋车夫高兴得直啄头。
“行,把这些麻袋送回去。”
“等会去哪接您啦?”洋车夫的服务倒是相当周到。
何雨柱想也没想,“今天不用管我,明天早上来……”
大白鲨拐拐他,“明天咱还有事。”
“行,明天早上8点,到南锣鼓巷接我,送我出城。”
何雨柱暗暗地想:尼玛,去昌宛怀也得出城再开车,大摇大摆开着卡车出城门?”
洋车夫拉着种子走了,招了两辆黄包车,去了西四南大街同和居,门口遇到刚送完客的李天明。
“怎么哪都有你?”何雨柱有点懵了,自己刚给了他一小袋银元,不能说过一年,小半年的惬意生活绝对没有问题,再加上,何春香的地下室,肯定是他掏的,那肯定也得有他的份。
不至于如此之拼。
“下班了,出来跑两趟。”李天明拉着黄包车跑了。
看着李天明的背影,想着他的异能鬼眼,肯定有目的,但是不肯说,在自己面前也未曾表露。
也就是说,李天明不能隐藏自己的心音,但可以控制想法,不东想西想,从而让何春香和自己没办法知道他在想什么,干什么。
能做到这一点,不是一般的牛人。
站在门口,要知道,这间店创始于清道光年间,标准的古典四合院。
走进院内,前厅是厨房,右手墙壁上雕嵌着“同和居”三个大字,据说为“溥杰”所题,后院是客人用餐地,贵客则有二楼雅座。
苏凤清要了二楼雅座,房间装修雅致,挂着李白的诗词,站在窗口,远眺阜成门大街。
苏凤清点了同和居最有名的三不粘,普通原料极其简单,也就是鸡蛋黄做主料,加了白糖和绿豆粉,搅拌后加油热炒锅中炒制300-400次,手不离锅,勺不离火,状如凝脂,色泽金黄,形如蒲月,味香扑鼻,吃时不粘盘不粘匙不粘牙。
粉皮辣鱼色彩艳丽,鱼肉鲜美,粉皮柔润,再就是闻名一时的潘鱼,以羊肉汤烧鱼,鲜美异常。
再就是贵妃鸡和葱烧海参,最后有一道清汤的青菜。
苏凤清还低声说:
“不少文人墨客也喜欢这家店,鲁迅先生来过两次,必点三不粘。”
“来的时候,你在路上看到一个夹着书的文人,回过头看了好久。”大白鲨果然用心良苦,连这一点也记在心里。
苏凤清有些黯然,“可怜他们,没有生活来源,不得不低价变卖藏书,一般人家买不起,那些大汉奸的良心坏透了,压的价还没有五分之一,收给日本人了。”
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