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他内心深处其实一直期盼着部长能够多多前来视察工作,如此一来,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便能更好地呈现在上级领导眼前。
然而,让他倍感无奈的是,方林与他向来关系紧张、彼此不合,而这一点就连部长也是心知肚明的。更令他愤愤不平的是,即便方林真的做出了什么出色的成绩,那也跟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再瞧一旁的李怀德,那张脸简直笑得像朵盛开的鲜花一样灿烂无比。
此刻的车间里,各类机器正有条不紊且平稳顺畅地运转着。魏部长先是环顾四周仔细查看了一番,接着又向正在操作机器的师傅询问相关情况。得到的答复无一不是称赞有加——这些机器不仅使用起来方便顺手,而且生产效率着实有了显着提升。
恰在此时,李怀德赶忙凑上前去说道:“部长啊,您可不知道,小方在这段时间里那真是拼尽了全力,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呢!他每天连饭都顾不上好好吃,直接就在车间里对付几口了事,一门心思扑在如何尽早将这台机器改造成功上面。如今能够收获如此喜人的成果,小方可称得上是头等功臣呐!”
听闻此言,魏部长微微颔首,表示认可,并开口追问道:“哦?是吗?我之前倒是有所耳闻,据说这位方技术员不仅仅成功完成了对轧钢机的改造工成,并且还将缺失的图纸给补充完整了,可有此事?”
方林挺直身子,目光坚定地看着面前的魏部长,语气郑重地说道:“是的,部长!这次能够成功补全图纸,离不开我、胡爱国以及我大学时的王老师共同的努力。经过这段时间没日没夜的钻研和尝试,我们终于做到了将缺失的部分补齐。如此一来,咱们今后再也不必依赖从苏联进口这种型号的轧钢机啦!不仅如此,只要我们充分掌握并理解现有的图纸,就连后续的维护保养工作也完全能够由我们自行完成呢。”
听到这番话,魏部长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他猛地站起身来,用力拍着方林的肩膀,大声称赞道:“好啊!真不愧是我方林同志,称你一句居功至伟绝对毫不为过!要知道,解决了炼钢环节被‘卡脖子’的难题,这对于当下我们国家而言意义非凡呐!”
然而,只有方林心里清楚,再过短短两年,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将会彻底破裂,届时许多关键技术都会遭到封锁。像这样的大型机器设备,如果不能实现独立自主生产制造,那么最终只能无奈地被搁置一旁。想到这里,方林不禁微微叹了口气,但很快便调整好了情绪。
面对魏部长的夸赞,方林谦逊地摆了摆手,连忙回应道:“部长您实在是太过奖了,我可担不起居功至伟这样的赞誉啊!其实,我所取得的这点儿小成绩,首先得感谢李怀德厂长一直以来给予的大力支持;其次还要感激我的老师不辞辛劳地指导和帮助;当然,更少不了车间里每一位同事们齐心协力的配合。而最为关键的,则是像部长您这般对我的信任和宽容呀。没有大家的共同付出,单凭我一个人肯定是无法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
方林口若悬河地讲了半天,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各种事情和人物,但却唯独将杨本强遗漏在了话语之外。坐在一旁的杨厂长听得脸色涨得通红,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此刻的他,恨不得自己今天根本没有来上班,这样就能避免如此尴尬的局面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潘老开口说话了:“小子啊,别人或许不了解你那老师是什么样的人,但我可是再清楚不过了!他确实有些本事,可就是太懒啦!要说他能帮上你的忙?哼,我可不信!”
听到这话,方林赶忙解释道:“潘老您可别这么说呀!要是没有我老师平日里对我的悉心教导、严格要求以及无比的包容,我怎么可能有如今的成就呢?所以这份功劳,理应有他一份呐!”
一直在旁边观察的魏部长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深知方林有意想要把功劳让出去。虽然不清楚其中具体缘由,但他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问题。于是,魏部长转头看向赵副部长,轻声问道:“老赵啊,对于这次的情况,你看看该怎么给予奖赏才合适呢?”
其实,魏部长心里很明白,李怀德正是这位赵部长的女婿。而此时的赵部长稍稍思考了一番,然后回答道:“部长,依我之见,小方本身就是我们冶金部的员工嘛,等他回去之后按照部门内部的相关规定处理就行了。至于其他参与此事的人员,不妨给他们发一个通报表扬,同时将他们的待遇提升一级,您觉得怎么样?”
赵部长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他清楚眼下直接将李怀德提拔成厂长压根儿就不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