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安笑了笑并不想和杨景争论,毕竟这涉及到古代军事思想和现代军事思想的剧烈碰撞。
古代军事思想侧重奇谋,歌颂以弱胜强,更讲究战争艺术。
现代军事思想侧重于技术爆发,实力碾压,一切恐惧源于火力不足,火炮之内皆真理。
杨景是标准的古典名将思维,明安目前技术实力不足,所用的计策都是参考古典军事思想,自然很合杨景脾胃。
一旦自己北境之地建立起来,技术爆发造就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把火力资源给杨伯成和杨仲武这种类型的稳将配齐,一路稳稳碾压过去毫无任何悬念,也不用像现在这样费尽心思取巧。
明安崇尚现世军事思想,迫于条件所迫才用古典军事思想布局,反而给杨景一种稀世神将的感觉,明安也是十分无奈。
三人简单商议了一阵之后,杨景聚集众将,召开军事会议,一齐商议领兵细节。
一涉及到具体的领兵细节,明安就很没辙,明确表示需要倚靠众人。
说白了,明安对奇谋、用人和冲锋陷阵都很擅长,但是带兵着实不行。
古代带兵是个高度技术活,尤其是带领数以万计的士兵。
无论是起灶做饭、安营扎寨、军令传达,甚至成千上万人的拉屎排便,如果让明安亲自来指挥,时常一团混乱,只能靠副将协助摆平。
杨景众将也感觉到了,明安能打胜仗,能出奇谋,甚至能一马当先冲锋陷阵,就是不太会带兵,很是奇怪。
哪一部分士兵造饭最忙乱,沿途留下的排泄物最多,肯定就是明安亲自带的兵,很容易辨认。
如今是追击敌人倒还没事,若是带兵撤退,明安这混乱的带兵法子很容易被敌人摸到踪迹,陷入危机。
东海国众将猜测明安是故意示弱,好给众人腾出立功的机会,不然没理由计谋出众,擅长攻伐,却不擅长带兵。
众将心中感动万分,承了明安的好意,表示军师不必自谦自毁,尽管放手带兵,坐实“九州当世军神”之名,让东海国扬威于九州十八国。
明安哭笑不得,不想被这帮人胡乱迪化搞得自己焦头烂额,索性说了实话。
“我善将将,不善将兵。”
众将一听,倒吸一口凉气,心中对明安的佩服更加高涨。
九州大陆有古老传言,能征服天下,一统九州者,唯有“王道”与“霸道”二者之一。
“霸道”以绝对武力横推世间,威压天下,天下间无人敢违逆锋芒,无不在其脚下颤抖臣服,所擅长的正是将兵杀伐之道。
“霸道”之术的代表,便是西武国。
“王道”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以仁义宽厚温润世间,泽被苍生,让天下英才被其魅力感召而诚服,为其忠心卖命,所擅长的正是驭人知用之道。
精通王道之术令天下归心,精通霸道之术令天下臣服,出兵之时明安反复强调不能伤及平民百姓,必须遵守规则以物易物。
东海国将士刚开始还不理解,当发现大军一路进展顺利,北岳百姓热情夹道欢迎,甚至主动帮助东海国大军运物资运粮时,众将朦胧意识到,明安似乎带着东海国一路往“王道”上走。
等到今日明安这无心的一句“善将将”,众将更加肯定了判断。
明爵爷所学,肯定是传自“王道”一脉,以仁德之心收罗天下英才,再用驭将术将每个人的才干发挥到极致,难怪要我等成为百姓爱戴的仁义之师。
众将士再一联想,思维彻底放飞。
我悟了!明爵爷是想带领我东海国行王道之法一统九州,这才执意将我们东海国部队打造成仁义之师!爵爷果然深谋远虑!
征战天下,一统九州,还天下永世太平,不光是黑甲军一脉,更是九州所有将领毕生遥不可及的梦想。
如今东海国众将士一番脑补,猜出明安这番理想与自己遥不可及的梦想逐渐融合,眼神中逐渐焕发出热烈光彩。
明安见众将士都是一脸炙热看着自己,还没进行思想建设,就莫名其妙散发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同志之光”,搞得明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难道我的外挂,不是这个天下山河策,而是让周围所有人,自动变成我的同志?
这些人毕竟是柳如天手下的东海国将军和士兵,和自己亲自培养的北境一脉还是有点区别,明安被这种炙热眼神盯着看有点发虚,忙捧手向天表忠心。
“咱们这一切,都是为女王陛下开创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