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马横穿东海国,出了山宗关后,明安亲眼看到一副景象,心中大为欣慰。
山宗关到月明城之间,原本是夯实的土路,平时走还好,下雨天走起来有些不方便。
如今泥巴路已经升级为水泥路,一路往入山口方向蔓延,仿佛像回到了现代化的农村。
从天下山河策可以清楚看清全景,这水泥路自山宗关而出一直铺设到月明城,还在不断延伸,如今各城之间都在进行道路翻新与铺设。
这是驻守牧林城锋曹柱,在逐步掌握水泥工艺后,使得产量一路暴增,高过了各城修建城墙和楼房的需求量。
水泥这东西容易受潮变质,产出来不用很浪费,曹柱向明安询问是否修建新城用掉这些多余水泥,得出否定答复后,便想到了给现有的城池和道路进行水泥化改造。
明安听完曹柱的想法,立刻批准了这计划实施,还好好表扬了一番曹柱,让其他人多向他学习,如何开动脑子挖掘内需,将过剩的生产力变成领地的实力。
俗话说得好,想要富先修路,整个月冥山脉的五大城池之间都铺设水泥路,将会进一步提升百姓流动速度和物流运输水平,直接拔高明安手上发展速度。
有了水泥路之后,现在山宗关和月明城交互极为紧密,街上穿行的都是各国商客,直接把这座关卡拉成东海国仅此于临墨的第一富关。
骑马走在水泥路上的感觉,平稳又舒适,就连马沙拉弟跑起来蹄子也轻快很多,嘚吧嘚吧很喜欢这种踩在踏实道上的感觉。
就是现在正值午后,一路上的人流很密,大家伙儿都喜欢车子推在水泥路上的扎实轻快感,两边空出来的那些泥地没人爱走,就喜欢聚在水泥路上人头涌动往山里赶,马沙拉弟没法跑快。
明安索性让马沙拉弟信步慢踱,自己高高骑在马上,任由凉爽的秋风拂面,欣赏两边原野风光。
月冥山脉五座城镇,自外而内依次是月明、进宝、牧林、肃金和龙障,除此之外,明安就不让再建城了。
城不让再扩,人数增长上却没个停,九州各地的穷苦百姓不远千里赶来,月冥山脉的人数即将突破三十万之数。
百姓们见城里住不下,就在城外和主干道边上定居,山宗关和月明城两边就住了很多百姓,沿着山势开辟了一片又一片的梯田,望过去有股怡然的田园风光。
这些百姓种的作物也不是九州大陆的寻常作物,都是明安从凭借现世眼光收集来的红薯,花生,番茄,胡萝卜这些新一代农作物。
种出来之后,百姓把这些作物卖给月明城交易所,换得银钱缴税,买化肥,剩下便可以买吃穿生活用品。
在明安的产业链布局下,百姓逐渐从传统农业自耕自足,迈向新农村经济作物的经营模式,收入比传统农业大幅度提升的同时,更加强了百姓对月明郡的归属感与凝聚力。
正好路过一间路边茶摊,来往商客很多在这里打尖,省钱的点个炸花生加上凉拌番茄,吃得有滋有味,奢侈的点一碟辣油凉拌猪耳朵,吃得欲罢不能。
明安叫了大份白糖凉拌番茄,和马沙拉弟一块分着吃,吃着熟悉的酸甜多汁口感,明安和马沙拉弟同时发出舒服的吐气声,心里感叹。
“汁液足,很够味,今年收成不错。”
再次启程,慢走一个时辰终于回到了月明城。样子和之前变化没太大,还是那繁华的机关城景象,毕竟该建的都建了,无非就是人流又多了些,房屋装饰更好看了些。
居民的衣物布料还是麻布,想来是棉花种子特意嘱咐居芒往龙障城最里面种,还没扩大的缘故。
明安自言自语嘀咕,“不急,还是第二年,争取第四第五年的时候,每个人都穿上暖和舒适的棉布衣。”
还没进城,有些眼尖的百姓已经认出明安和他那匹显眼的马沙拉弟,众人响起激烈的欢呼声,匍匐跪倒一大片,纷纷向这一切繁华富足的缔造者民安王,致以最高的敬意。
明安骑在高高的马沙拉弟背上,面带微笑挥手,朝众人答礼。
月明城中各业务骨干听到手下的回报,说王爷回来了,纷纷放下手中活计,争先恐后赶了过来,围在明安边上,操着朝气昂扬的语调,兴奋汇报着自己工作进展。
太行大捷以来已经过了一年,每个人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
水泥路,梯田,经济作物,民安商队,更优质的产品和更高的生产效率,这仅仅是月明一城的变化,而隐藏在深山之中的变化,更加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