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巍峨耸云端,碧空如洗映雪冠。
林海苍茫藏古韵,天池碧波映日寒。
峰回路转雾缭绕,瀑布飞泻溅珠帘。
寒风瑟瑟吹不尽,松涛阵阵诉沧桑。
火山口涌温泉沸,矿物质凝五彩池。
地下森林藏奥秘,奇花异草竞芳姿。
传说神秘长白水,养育龙脉润中华。
民族团结共守护,神山圣水映朝霞。
登顶遥望心驰神,云海茫茫似仙界。
长白山高情更浓,祖国河山壮丽哉。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紧邻中国与朝鲜边界,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
长白山的总面积约为19.64万公顷,其中核心区域面积为7.58万公顷 。
此外,长白山脉的总面积是1964平方千米,而其核心区域面积为758平方千米 。
长白山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质地貌、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独特的自然景观,壮观的天池、瀑布、雪雕和广阔的森林,这些都为长白山赢得了众多美誉,如“中华十大名山”和“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等 。
长白山不仅在自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其在生态、生物、地质和历史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和卓越的自然品质。
长白山的生态环境非常独特和重要。
长白山位于中国吉林省东南部,与朝鲜接壤,是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96,465公顷 。不仅是一个5A级旅游景区,还是一个国际A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东北亚重要的生态屏障 。
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是亚洲东部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多方面的生态服务。
例如,长白山保护区森林木材总量约7.1x10^8立方米,生态系统年固碳约2.11x10^7吨,每年减少水土流失约2.83x10^7立方米,水资源承载能力每年约183.16x10^8吨 。
此外,长白山还是中国东北的“生态绿肺”,其发源的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三大水系构成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水网 。
长白山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有效保护,保护区内的原始森林、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包括紫貂、梅花鹿、中华秋沙鸭、中华蛩蠊、花尾榛鸡、东北虎等 。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旅游,促进了保护生态与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得益彰 。
科研人员也在长白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这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例如,中国科学院在长白山建立了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致力于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提高森林生产力,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规律,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研究 。
长白山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得到了显着的保护和发展。长白山不仅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源头,也是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这个地区经过深入的生态转型,从过去的“靠山吃山”转向了“养山富山”,加快了绿色转型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白山市作为长白山腹地的一部分,曾因矿产资源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但近年来通过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工作,如植树造林和矿区整治,取得了显着成效 。
长白山拥有欧亚大陆东部最为典型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是北半球同纬度带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生态环境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且对于整个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
此外,长白山管委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出了积极努力。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结合全省“三区三线”划定,动态更新“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相关成果。
措施的落实有效提升了长白山的生态环境质量,使得当地空气质量和水质达到高标准,同时也促进了旅游等产业的发展 。
长白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这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意义。
● 长白山的历史文化非常丰富和独特,它不仅是吉林省的标志性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