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莫干山成为避暑胜地,还是在近代。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传教士和探险家的到来,莫干山的自然风光被介绍到国外。西方人士在莫干山建立了别墅和教堂,将其作为避暑之地。他们的到来,带动了莫干山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宾馆等,为后来的避暑旅游奠定了基础。
民国时期,莫干山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当时的政府官员和社会名流纷纷在莫干山建造别墅,别墅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子,如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也有西方建筑风格的融入,如罗马柱、圆拱门、小洋楼等。
这些建筑风格的变化,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每一座别墅都仿佛是一个独立的历史单元,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风云变幻。使其成为上流社会的避暑胜地。这一时期,莫干山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在民国时期,黄郛及其夫人沈亦云在莫干山推行了“莫干乡村改进”运动,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改革项目,旨在改善当地农村的生活条件和提高教育水平。这个运动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在历史上相对鲜为人知
新中国成立后,莫干山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开国元勋如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曾到莫干山休养或进行重要活动。莫干山成为华东的一块飞地,并在此建立了华东疗养院莫干山分院。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足迹和故事 。
莫干山不仅是避暑胜地,也是文化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例如,毛泽东曾下榻的皇后饭店,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张冲举行过和谈的白云山馆,以及215号将军楼等,都是游客必到之地 。
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莫干山的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府加大了对莫干山的投资力度,完善了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使莫干山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避暑胜地。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莫干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完善的旅游设施,最终成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
莫干山自身的魅力,也见证了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今,莫干山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避暑纳凉的理想之地,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莫干山的自然景观以其独特的“竹、云、泉”三胜特点着称,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及人文历史密切相关。
●竹?莫干山的竹林是其自然景观中最为显着的特征之一。这里的竹林茂密、种类繁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莫干山拥有多种竹类,如毛竹、孝顺竹、箭竹等,这些竹子在这里生长得既高大又茂密。
莫干山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这里的土壤多为黄壤和红壤,排水性好,且富含矿物质,为竹子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莫干山地区温暖湿润的气候也为竹子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云?莫干山的云海是其自然景观中的另一大特色。这里的云雾缭绕,变幻无穷,为山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诗意。莫干山的云雾常常在山间缭绕,时而浓重,时而稀薄,给人以不同的视觉体验。
莫干山地处长三角中心位置,受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共同影响,四季分明,湿度较大。山区的地形使得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雾,尤其是在春秋季节,山间的温差较大,更容易形成云雾。
●泉?莫干山的泉水清澈见底,四季不断,是这里的又一大自然景观特色。莫干山的泉水因其水质纯净和清澈而闻名,是优质的饮用水资源。
莫干山地处天目山余脉,地质结构复杂,地下水系发达。山区丰富的降水渗入地下,经过地层的过滤和净化,形成了众多清澈的泉水。
莫干山的“竹、云、泉”三胜特点,是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条件、丰富的地质构造和悠久的人文历史的共同产物。自然景观不仅为莫干山增添了无限魅力,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莫干山以其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环境、翠绿的植被和凉爽的气候而闻名,这四大气候特征被誉为“四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和休闲度假天堂。
●清?清新的空气是莫干山的一大特色。莫干山拥有丰富的植被,森林覆盖率高,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氧气,同时吸附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净化了空气。空气质量极佳,负氧离子含量高,被誉为“天然氧吧”。莫干山的空气质量常年保持在优良水平,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