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的科研部门日夜不息地运转,叶暗传回的技术资料如同一场及时雨,为能源危机中的蓝星带来了希望。
然而,这些技术的高精尖程度也让科学家们倍感压力。
在蓝星航天局的能源实验室内,兰妮正在带领团队研究VpEc能源装置。
这项技术由叶暗提供的核心资料延伸而来,若能成功改良,将成为蓝星能源领域的一次划时代革命。
“注意能量流动的均衡,不要让装置超载。”兰妮一边查看屏幕上的实时数据,一边对团队成员发出指令。
实验室里,几台设备正高速运转,周围的空气中甚至能感受到细微的振动。
数据监测员快速汇报:“能量流动稳定,转化效率达到72%!”
“72%……”兰妮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随即却变得更加专注,“虽然这比之前的效率提高了20%,但离叶暗提供的理论极限还有差距。继续优化,特别是能量存储模块的设计,尽可能减少损耗。”
在兰妮的指挥下,实验继续推进。几个小时后,第一代VpEc能源设备的原型机终于完成了基础测试。
虽然还远未达到叶暗所描述的水准,但它的成功运行,已经让整个团队欢欣鼓舞。
就在实验室欢庆的同时,蓝星能源管理委员会召开了一场紧急会议。
叶暗提供的技术成果,被列为蓝星最高优先级的研究课题,而这次VpEc能源设备的成功测试,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
会议室内,能源委员会主席穆恩正向所有与会人员汇报最新进展。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份数据报告说道:“这台设备的转化效率虽然只有72%,但足以支撑蓝星现阶段的能源供应需求。
如果我们能将这项技术推广到全星球,能源危机将彻底缓解。”
一名反对派代表却提出了不同意见:“主席,我承认这项技术的潜力,但问题在于,这种设备的制造成本过高,现阶段我们根本无法批量生产。”
“成本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这是我们必须克服的障碍。”穆恩语气坚定,“我们已经无法再等待更长时间了。如果不尽快行动,蓝星可能连研究这项技术的资源都将耗尽。”
与会人员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事实上,蓝星的能源危机已持续了数十年,社会各领域都在这场危机中艰难挣扎,而叶暗的技术为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活下去的希望。
最终,会议一致通过了一项紧急决议:即刻投入资源,将VpEc能源技术转化为可用的能源供应系统,并逐步在蓝星范围内推广。
与此同时,蓝星的航天部门也开始重启一项被搁置多年的计划——太空电梯。
这是蓝星曾经最宏伟的航天工程之一,但由于能源短缺和材料技术的限制,一直停留在理论阶段。而如今,叶暗的技术为这个项目带来了转机。
“如果能结合量子波动能源和叶暗传回的高强度材料合成技术,太空电梯的建造将不再是梦想。”航天局局长雷洛对着一份详细的工程规划图说道。
在他的面前,整个航天局的工程师们都在紧张地忙碌着。建造太空电梯的方案虽然已经完善,但实际实施起来,依然需要攻克许多技术难关。
“首先是材料问题,”雷洛说道,“叶暗提供的技术中提到了一种名为‘量子编织金属’的材料,它的强度和韧性远超蓝星现有的任何合金,但我们缺少制造它的工艺。”
一名年轻的工程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复制量子编织金属,但可以通过分段式建造,使用现有材料先搭建基础结构,后续再逐步替换。”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部分人的支持。虽然蓝星目前的科技水平不足以完全实现太空电梯的设计,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从基础开始,一步步接近目标。
“我们的目标,不是一天建成。”雷洛目光深邃,“而是用最短时间,迈出这第一步。”
在蓝星为这些技术忙碌不已的同时,远在垃圾星的叶暗却依然在为整理技术资料而废寝忘食。
叶暗的面前,是一个已经快报废的数据终端,它连接着垃圾星遗迹中修复的量子波动能源装置。
这个设备虽然性能强大,但运行起来极为不稳定,叶暗不得不时刻监控,以防止它因为过载而再次发生故障。
“这东西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稳定下来?”叶暗揉了揉眉心,自嘲地笑了笑,“蓝星那边指不定已经在用这些资料了,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