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干扰,无法识别目标物质。
叶暗不得不亲自出马,用修复能力手动调整飞船的电磁干扰模块,最终成功拆解了飞船的部分外壳,将其作为金属储备运回避难所。
经过三天的努力,叶暗终于清理出了一个半径500米的区域。
这里曾是一片废弃的机械兽工厂,但现在已经被完全改造成了平坦的空地。他决定在这里建造第一个生态圈核心——空气净化模块。
他从捡来的物资中找出了一台废弃的“光合作用模拟器”,这台设备曾被用于宇宙飞船的生态舱系统,但由于部件老化,它已经无法正常运行。
叶暗开始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发现能量转换模块损坏严重,需要替换核心部件。
“还好早就从废料中拆解了一些备用能源模块。”叶暗找到了一块完好无损的核电池,并将其嵌入设备核心。经过几个小时的调整,设备终于重新启动。
空气净化模块被安装在生态圈中央,启动后,能够过滤空气中的毒气,并将过滤后的氧气储存在高压容器中。
叶暗站在设备旁,看着屏幕上显示的氧气浓度逐渐上升,心中松了一口气。
“总算迈出了第一步。”
接下来是水循环模块的建设。叶暗通过信标扫描到附近地下有一处水源,但水质严重受污染,必须进行提纯。
他找到了一台废弃的“液体重组器”,这是一种能够快速分离杂质的高科技设备,但由于年代久远,内部管道几乎全部堵塞。
叶暗花了整整一天时间,用修复能力逐一清理管道,并替换了几个破损的过滤器。
设备修复完成后,他将地下水抽取到液体重组器中,启动提纯程序,看到清澈的水流缓缓流出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为了避免水循环系统出现故障,叶暗又制造了一台专门的维护机器人,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状态,并处理管道中的杂质。
生态圈的最后一步是植物种植。叶暗在避难所找到了一些耐旱作物的种子,这些作物被设计为可以在恶劣环境中生长,但依然需要适合的温湿度条件。
他搭建了一座简易的温室,将空气净化模块和水循环系统的输出接入温室内部,创造出一个小型的种植环境。
“希望这些种子能活下来。”叶暗将种子种入土壤,小心地浇上第一滴清水。他站在温室外,静静地看着那些微小的生命,等待它们的发芽。
经过连续几天的高强度工作,叶暗终于让这片废墟有了一丝生机的迹象。
空气净化模块、初步的水循环系统,以及温室内刚刚种下的种子——这一切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在叶暗眼中,它们象征着希望的开始。
“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仅靠这些远远不够。”他坐在避难所简陋的控制室里,目光凝视着屏幕上显示的生态圈状态。
氧气浓度的提升很有限,水循环系统虽然能产出少量纯净水,但供给规模过于有限,而种植作物的生长速度还完全无法评估。
这些问题,迫使叶暗不得不规划下一步行动。
叶暗调出当前资源储备清单,清晰的数据显示,现有的可用资源已经不足以支撑他扩大生态圈的规模。
当前核电池供能,仅能维持空气净化模块运行30天。可用高纯度金属库存也不足200吨,仅够建造两座新设施。日均净化水量更是仅为3000升,尚不足支撑一个小型农场的灌溉需求。
“我需要更多的能源和资源。”叶暗低声喃喃着。
他的目光转向了不远处一片机械废料的堆积区,那是一座废弃的能源工厂,内部可能藏有他所需的高能量设备。
他迅速设计了一项计划,决定前往废弃工厂探索,寻找新的能源来源和更多可用资源,同时检验蓝星技术支持的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表现。
次日清晨,叶暗带着四台清理机器人和两台回收机器人,驾驶着他改造过的侦查球离开了避难所,向废弃工厂进发。
这片工厂距离避难所约五公里,曾经是垃圾星上一个自动化的能源回收基地,但在被遗弃后,整个工厂的核心设备几乎被损毁,大量化学污染物泄漏,将工厂变成了一片危险区域。
抵达工厂后,叶暗立刻激活信标的扫描功能,试图锁定可用资源的位置。
然而,当信号覆盖工厂区域时,面板上弹出了大量警告信息:
“检测到高强度化学污染。建议穿戴防护装备。”
“辐